在紅花崗區深溪鎮大窩村境內,可以看見一輛輛從市區駛入的垃圾車,正在有條不紊將生活垃圾倒入垃圾倉,垃圾經過儲存、靜置、發酵后進入焚燒爐,焚燒產生的熱能則用于發電,年發電量約2.3億千瓦時,相當于六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焚燒后的飛灰與藥劑充分反應、固化穩定后外運處置,產生的廢氣則通過系列化學反應、物理吸附和袋式除塵等處理,使煙氣達到排放標準。同時,滲濾液和生活污水經處理后在廠區實現“全回用、零排放”,真正實現垃圾“變廢為寶”。這正是遵義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期配置建成了2套日處理750噸焚燒爐和2套25兆瓦汽輪發電機組,通過緊張建設和調試,已于2021年11月25日點火試運行,2021年12月30日并網發電運行,這標志著紅花崗區實現了生活垃圾由填埋處理轉為焚燒發電的歷史性變革。
該項目是貴州省2021年“雙十”工程重點項目,是遵義市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由遵義紅城泰達環保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一期建設日處理垃圾規模15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55萬噸,年發電量約2.3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約2億千瓦時,年綜合收益1億元,是集政治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于一體的民生工程。該項目的投運,為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推動資源循環利用提供堅強保障。
近年來,紅花崗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積極推進空氣、水、土壤環境治理,大力實施固體廢物、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冬春會戰”、“生態環境問題從嚴排查”、“開門搞環保”等專項行動,致力于讓紅花崗區天空更湛藍、湘江水更清澈、鳳凰山更翠綠。更以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為重要契機,謀劃實施了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代表的一批項目,為城市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下一步,紅花崗區將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為重要抓手,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的政策機遇,積極謀劃一批生態環保項目,積極探索走好綠色發展之路的新模式新路徑,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原標題:垃圾變廢為“寶”——紅花崗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