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碳酸鋰價格持續走高,相較于春節前,短短兩周內漲幅超5萬。鋰板塊在資本市場大熱,加速具有相關鹽湖提鋰的技術型環保企業布局碳酸鋰賽道,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2020 年下半年以來,鋰價就已經進入上行周期,加上技術突破和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國內鹽湖提鋰產業有望進入新一輪的擴張周期。
從今年前兩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環保企業對鹽湖提鋰業務的布局明顯加快。
鋰礦概念爆發,多家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2月17日,鹽湖提鋰指數大漲4.96%,多個鋰相關概念股漲停,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道,春節過后,碳酸鋰價格持續走高,相較于春節前,短短兩周內漲幅超5萬。鋰礦概念在資本市場持續的強勢表現,讓不少企業摩拳擦掌,籌備進軍鋰礦業務。
就在2月28日晚間,西部礦業發布公告,擬33.43億元受讓控股股東西礦集團所持鋰資源公司27%股權。據西部礦業稱,隨著鋰資源公司產能逐步釋放,其經營業績已快速進入爆發期。該項投資將為公司帶來長期利潤貢獻,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2月25日晚,中礦資源發布公告,擬通過下屬全資公司春鵬鋰業投資建設年產3.5萬噸高純鋰鹽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
此前,據紫金礦業消息,紫金礦業與剛果(金)國家礦業開發公司(COMINIERE)合資成立的卡坦巴礦業日前召開股東大會,啟動紫金礦業首個鋰礦勘查項目。
硬性市場需求拉動鋰資源開發業務增長,碳酸鋰價格飆升,加速上市企業對鋰資源開發的布局。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稱,價格的快速上漲主要是由于磷酸鐵鋰廠家對碳酸鋰的迫切需求拉動,尤其是海外儲能電池,對鋰價傳遞性順利,自然對鋰價高度進一步抬升。
據報道,我國鹽湖鋰品位低,吸附+膜分離法是鹽湖提鋰的主要技術路線。加之鋰板塊在資本市場大熱,加速了具有鋰資源開發技術的環保企業布局碳酸鋰賽道,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正因鹽湖提鋰中對吸附+膜分離技術的依賴,能夠讓相關環保企業在鋰資源開發領域大顯身手,不少環保企業借助技術打頭陣,加速布局鹽湖提鋰業務。
如久吾高科、三達膜、倍杰特、啟迪清源、龍凈環保、唯賽勃、藍曉科技、萬邦達、沃頓科技、景津裝備等多家環保企業,都將技術稟賦發揮最大化,布局鹽湖提鋰業務。例如去年12月倍杰特中標東華科西藏扎布耶鹽湖項目招標中的5個項目;龍凈環保于2月27日,擬引紫金礦業作為戰投,布局新能源……
鋰資源開發領域的蓄力,讓不少環保企業在今年喜提鹽湖提鋰訂單:
啟迪清源、藍曉科技:同日簽訂鹽湖提鋰合同
2月23日,西藏珠峰發布公告稱,將和啟迪清源、藍曉科技分別簽訂兩總價為22.5億元的鹽湖提鋰合同。
其中,西藏珠峰擬和啟迪清源簽訂《阿根廷鋰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碳酸鋰鹽湖提鋰建設項目設備、運營、技術服務合作協議》,合同總價為16億元。
作為啟迪控股旗下的環保、新能源、鋰電新材料高新技術公司,多年來專注于鹽湖提鋰工藝和材料研究,自主研制高分子材料分離膜,早在2020年,與鹽湖股份、臧格鉀肥、中信國安鋰業、錦泰鉀肥等多個企業合作,承擔鹽湖提鋰工程設計、總包、運營服務等工作。其中,與鹽湖股份合作的吸附和膜分離耦合工藝大規模產業化成功應用。
可見,啟迪清源較早進入鹽湖提鋰領域,截止2021年8月,啟迪清源承建的中國規模最大鹵水提鋰項目——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已經基本建成,備案總投資為31.32億元。項目在去年8月,已建成1萬噸/年碳酸鋰裝置,實現工業化生產,待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建成后預計可達到3萬噸產能規模。
同時,西藏珠峰擬和藍曉科技簽訂《阿根廷鋰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碳酸鋰鹽湖提鋰建設項目25000噸/年碳酸鋰規模鹵水提鋰項目吸附段設備供貨合同》,合同總價為6.5億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藍曉科技2001年成立,是國內經營吸附分離材料的龍頭公司。截至2020年底,藍曉科技擁有各項吸附分離材料產能4萬噸/年,拿下了多個鹽湖提鋰訂單。
正因藍曉科技在國內吸附劑方面的技術優勢和10余年鹽湖提鋰領域的布局,讓藍曉科技在鹽湖提鋰賽道占據優勢,也在短短兩個月內斬獲超11億鹽湖提鋰項目訂單。
三達膜:手握膜分離技術,喜提鹽湖提鋰合同
2月19日,三達膜發布公告,與金昆侖鋰業有限公司簽署《5000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EPC總承包合同》,合同總價為2.1億元。
資料顯示,三達膜是中國膜技術開發與應用領域的開拓者,是我國最早從事過程工業先進膜分離應用工藝開發的企業之一,也是我國最早將國外先進膜技術引入國內并進行大規模工業化應用的企業之一。目前,公司構建了一條涵蓋“膜材料-膜組件-膜設備-膜軟件-膜應用”的膜產業鏈,已涵蓋特種分離與水處理兩大應用領域。
三達膜的鹽湖提鋰業務始于2016年,先后在藍科鋰業、五礦鹽湖、青海鋰業、中信國安、西藏金泰、西藏國能等超過10個鹽湖開展中試、工業化驗證等,并和吸附、電化學、萃取等公司合作,開展不同工藝包的聯合實驗開發,掌握了各種鹽湖的提鋰工藝。
2021年11月份,三達膜在投資者平臺上表示根據公司初步統計,公司2021年1-10月在鹽湖提鋰業務方面的在手訂單金額為2253.40萬元。
針對此次項目合同的簽訂,三達膜表示,擴大市場份額及樹立案例標桿作用,有助于三達膜持續開發的鹽湖提鋰相關技術的產業化轉化與落地,對于構建提鋰技術優化升級平臺,與鋰資源行業優秀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具有積極意義。
久吾高科:自主研發鈦系吸附劑,鹽湖提鋰項目落地西藏
2月7日,久吾高科發布公告稱,與金海鋰業簽訂《1000噸氯化鋰項目設計、設備供貨及安裝總承包合同》,合同總價為6500萬元。公告稱,此次合同簽訂,將有利于對公司“吸附+膜法”原鹵提取氯化鋰工藝可行性進行驗證,進一步提升公司在鹽湖提鋰領域的研發應用水平以及業務承接能力。
久吾高科對鹽湖提鋰技術的開發遠早于2019年。2019年3月,久吾高科曾發布一則關于鋰吸附劑材料研發進展公告,公告指出久吾高科自主研發的新型高性能鋰吸附劑材料開發取得階段性進展,該材料包括鹽湖老鹵系列提鋰吸附劑以及鹽湖原鹵系列提鋰吸附劑。
可見,技術成果是踏入鹽湖提鋰領域的藏鋒利刃,技術優勢支持下久吾高科早就開啟了對鹽湖提鋰市場的探索。2021年11月2日,久吾高科(300631)發布公告,與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高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技術開發(合作)合同》,項目總費用預算為5,924.1萬元。合同主要研發技術內容為:碳酸鹽型鹽湖吸附提鋰工藝研究、硫酸鋰體系合格液的膜集成工藝研究、雙極膜電滲析制酸堿工藝研究、氫氧化鋰重結晶過程研究以及工業化方案評估。
據了解,此次扎布耶鹽湖提鋰中試裝置是鹽湖原鹵直接生產電池級氫氧化鋰的生產裝置,也是鈦系吸附劑首次在碳酸鹽型鹽湖原鹵吸附法提鋰生產中的應用,中試采用由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鈦系吸附劑。
與此同時,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全膜法鹽湖提鋰工藝以及大型工業化應用案例,多年來,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深入鹽湖提鋰解決方案及產品的研發,成功研制出鋁系、鈦系鋰吸附劑材料并提出“吸附+膜法”原鹵提鋰工藝,
鹽湖提鋰業務大火,環保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各路資本對鋰資源的狂熱追逐,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鋰資源的緊缺。面對日益增長的需求,鋰資源在未來存在著明顯缺口,尤其是影響著新能源汽車這個大體量制造業的發展。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的鋰資源并不豐厚,高品位的鋰礦石十分缺乏。相較而言,中國鹽湖資源更為充沛。從鋰資源開發行業背景角度出發,環保企業在這一賽道具有天然的技術優勢。
正如上文所述,今年短短兩個月,就有多家環保企業斬獲鹽湖提鋰項目,可見行業對該領域的關注程度。
借助天然技術優勢,進入鹽湖提鋰賽道是環保企業們走出去,向新能源業務拓展的方式之一。
同樣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迎來需求爆發之際,鋰作為未來的“白色石油”,其戰略重要性已基本成為全球共識,世界各國紛紛將鋰列入戰略資源。
但是據阿爾法工廠研究所報道稱,中國的鹽湖鋰也有一個顯著缺點——稟賦較差,鎂元素過高。使得工業上需要通過繁雜技術,耗時耗力生產出成品。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鋰消費國,對鋰資源的掌控力卻不容樂觀。鋰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72%,近年來自澳洲進口鋰礦比例均超過90%以上。但這也正是未來的空間所在。
在需求和成品之間矛盾中,所需要解決的勢必是成品問題。目前,鹽湖提鋰工藝包括前端鹵水開采、中端富集分離,后端產品轉化三個環節,工藝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中端富集分離環節。
結合成品和我國當前鹽湖自然稟賦的缺陷,中低鎂鋰比以沉淀法為主,高鎂鋰比主要采用吸附和膜分離法。
其中吸附和膜分離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場景較為廣泛,因此環保企業要開拓鹽湖提鋰業務,就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以膜分離技術為主,降低膜耗損率、提升膜材料強度或抗污染性
高礦化度、高鹽度的鹽湖鹵水極易造成膜污染,一方面對膜的穩定性、耐酸堿性都提出了極高要求;另一方面納濾膜、反滲透膜也成為提鋰中重要耗材,鹽湖提鋰產能大增將為膜技術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2.以吸附法為主,解決水資源耗損問題
我國大面積鹽湖分布于青海、西藏兩地,淡水供給較少,環保技術借助吸附法提鋰,需耗費大量水資源,吸附法若想成為鹽湖提鋰主流技術,環保技術企業需攻堅淡水資源耗損問題。
由于對復雜的技術工藝以及鹽湖資源的的要求,鹽湖提鋰要想在短期內實現快速擴產可能性很低,疊加下游動力電池等的高需求,鹽湖提鋰或將供不應求,這可能也是鹽湖提鋰價格攀升的基礎。這個過程,正是環保技術企業可以拓展的空間。(注:原文有刪改)
原標題:又有多家環保企業簽下鹽湖提鋰訂單,這條賽道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