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已經完成了一批又一批的督察工作,從前幾輪的通報情況來看,亂排、偷排等排污問題對周邊的水質影響不小。根據《實施意見》的分類來看,目前排污口主要有四種類型,工業排污口、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農業排口及其他排口。
排污口整治不僅是順應了當前環境保護的新形勢,也是解決水環境污染突出問題的迫切需要。現在,《實施意見》為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給出明確指引。
1、在重要的水源保護區域依法拆除有關排污口。
此前,飲用水水源保護地中的排污口整治已經取得一定成效,飲用水的水源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如,西安相關負責人此前開展了冬季生態環境隱患大排查行動,對黑河水源地的圍網、標識、應急池等設施進行細致排查,對轄區污水處理設施設備及雨污分流情況展開檢查,清除了水源污染的風險隱患問題;如,隨州隨縣制定《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飲水安全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對水源保護區域全面摸排,整治發現140個問題,并督促地方按期完成整改,確保水源地整治工作進一步提升。如此看來。水源地保護區的不合規排污口正被逐個擊潰,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平穩提升。
現,文件對更大范圍內的重要的水源保護區提出整改意見,但也明確,相關歷史遺留問題要避免出現“一刀切”。可以預想,未來的排污口重點整治內容將繼續延伸到更多的區域,以促進水生態環境安全與供水安全。排污口整治將由點及面地逐步推開,最終將助力水質整體提升。
2、原則上一個企業只保留一個工礦企業排污口。
工業企業的污水排放不合規問題時有發生,要實現入河入海排污口的全過程監管,簡化不必要的排污口是可行的舉措之一。
此前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體量在180億立方米左右,工業領域的污廢水排放規范將是水環境提升的重點之一。在國家鼓勵與支持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的條件下,相應減少工業企業的排污口,將是水環境提升的有力舉措。
《實施意見》表示,工業及其他各類園區或各類開發區外的工礦企業,原則上一個企業只保留一個工礦企業排污口,對于廠區較大或有多個廠區的,應盡可能清理合并排污口,清理合并后確有必要保留兩個及以上工礦企業排污口的,應告知屬地地市級生態環境部門。
3、對生活污水散排口,原則上予以清理合并,接入污水收集管網。
污水管網接入水處理廠進行統一收集與處理是水資源化的必經之路。散排口底數不清、污染情況不明,形成一道水環境提升路上的阻力。可以消除的散排口盡量消除,可以合并的散排口盡量合并,才有助于污水統一處理與回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污水廠出現“清水進、清水出”的現象,讓污水廠發揮實效,《實施意見》還要對生活污水散排口下“狠手”!
《實施意見》明確,不同的散排口問題,需要從實際出發細化解決。對于城鎮污水收集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生活污水散排口,原則上予以清理合并,污水依法規范接入污水收集管網;對于集中分布、連片聚集的中小型水產養殖散排口,鼓勵統一收集處理養殖尾水,設置統一的排污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