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1.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300億元、增加25億元,進一步增加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補助支持城市。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37億元、增加20億元,以長江、黃河等流域為重點打好碧水保衛戰。繼續支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
保持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強化源頭防控、風險管控和修復治理。支持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和地膜科學使用回收。階段性減按15%稅率征收從事污染防治第三方企業所得稅,鼓勵市場主體參與污染防治。
2.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
加快建立分類補償與綜合補償、縱向補償與橫向補償協調推進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安排992.04億元、增長12%,引導地方加大生態保護力度。
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安排170億元、增長42.9%,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
支持開展國土綠化和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設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
3.穩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循序漸進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研究出臺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和技術研發,推動工業、交通運輸等領域和鋼鐵、建材等行業節能減排。健全政府綠色采購標準,推進綠色低碳產品采購。研究設立國家低碳轉型基金。
促進優化能源結構,完善清潔能源支持政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支持非常規天然氣開采利用,鼓勵企業增儲上產。推動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資金缺口。(詳見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