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光芒紅日、皎潔明月、璀璨之群星,見證“神鳥”起飛。作為成都的第二座4F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秉承“綠色開放的城市空間”設計理念,配套在機場北側打造一個500畝綠色生態公園湖,一汪碧水,恰似一塊翡翠,鑲嵌在機場北側,在清風徐來的晴朗日子,來往游客、居民可以欣賞碧波蕩漾的湖面,也可以在湖邊慢跑、觀光、游船、垂釣…
生態湖蓄水量約18.6萬m³,卻沒有穩定的河渠補水,在雨季,周邊大范圍雨水匯集至此,雖然水體自身構建有生態凈化系統,但無法應對雨季污染物沖擊負荷及水體富營養化對水體水質產生的影響,“翡翠”一不留神就容易變成“琥珀”,那么,如何保持這樣一個封閉湖泊的水體水質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天府國際機場采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設置雨水調蓄艙和凈水設施,雨水經過凈化處理后,作為生態湖補水或者綠化用水,當生態湖水質不達標時,通過凈水設施對湖水進行“透析”處理,處理后的清水回補生態湖。
作為中建集團旗下的環保上市平臺,在四川本土發展30余年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建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環能)用自主研發的“治水黑科技”——超磁生境改善設施,為機場的生態湖水體治理貢獻了科技力量。

超磁生境改善設施是中建環能基于自主研發的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而研制的產品,目前已迭代至第 6 代,在應對封閉景觀水體雨季污染物沖擊負荷及水體富營養化問題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項產品具有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優、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能有效去除水體懸浮物、總磷等,特別適用于污水處理廠溢流污水處理、河湖及景觀水處理、初期雨水處理、煤礦廢水處理等多種場景,目前已經成功應用于400多個項目案例,累計處理水量達到600萬m³/d。

機場生態湖治水工程采用超磁生境改善設施對水質進行調節改善,設施修建于地下,在景觀水體水質不達標時,將通過兩個取水點經管道輸送至超磁生境改善設施,處理達標后由回水點進入景觀水體,達到改善景觀水體整體水質的目的。20天可以將湖水全部凈化一次,有效維持生態湖水質。

原標題:成功案例丨中建環能在天府國際機場景觀水體治理的實踐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