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氣溫逐漸回升,海綿城市再次跳進大眾視野。本月,以海綿城市為題的政策二連發。4月上旬,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十四五”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的通知》,下旬住建部辦公廳發布通知,進一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相關要求。
兩份政策文件表明,新一批海綿建設示范城市總數25個,并需要通過競爭性選拔方式確定,每省(含區、兵團)可推薦一個城市參評。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城市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因地治理開展項目設計,嚴格項目建設和運行維護管理。
海綿城市作為目前公認緩解城市內澇的重要舉措,是符合綠色環保題義的發展手段,也是國家多部門共同合力推進的重點城市建設工作。哪25個城市將獲得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想來屆時城市與城市間的競爭也會非常激烈。
目前,筆者似乎看到了各省在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上搞起了“內卷”。當然,更貼切的說法是,各省在海綿城市建設中下了大功夫,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遼寧在《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要加強建設海綿城市,因地制宜地推進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和合流制污染治理,綜合治理城市水環境。近日還有消息稱,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海綿城市生態綜合治理PPP項目開啟資格預審,項目投資近4億元,合作期限20年。可見,遼寧的海綿城市建設已在逐步落到實處。
河南在《河南省城市內澇治理實施方案》中已經定下明確目標,到2025年,新增海綿城市達標面積500平方公里,累計40%的城市建成區需要達到海綿城市要求。據資料顯示,河南省早在2016年便開始開始試水。經當年相關部門研究決定,確定了許昌、濮陽、焦作、鄭州等8個城市為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地區。此次定下更為明確的發展目標,河南已經走進了海綿城市建設的更深處。
內蒙古自治區發布的《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更是對地方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做了一次統籌規劃。文件顯示,地方將分三個階段落實海綿城市建設工作,2021年5月-2022年5月為工作啟動階段,2022年6月-2025年6月為全面實施階段,最后的六個月為總結評估階段。《實施方案》指出,內蒙古海綿城市建設要到2023年底力爭列入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的工作取得突破,2025年全域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試問,此次國家征集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內蒙古難道會錯過嗎?
在海綿城市建設的路上,還有更多地方正在逐漸走深去,在“國考”背景下突出重圍,任誰都將“全力以赴”!那么,誰會得到國家的“實名認證”,誰將躋身進入那1/25的示范城市榜單呢?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