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環境商會匯總了176家環境上市企業的2021年的業績,對生態環保行業上市環境公司業績整體情況進行了概覽。今天,商會將從凈利潤角度,來看看2021年企業的盈利狀況。
上文中提到,環境上市企業整體盈利狀況并不樂觀,近四成企業凈利下滑,較2020年有所下降。其中,29家企業虧損,占比17%。可見,2021年,疫情常態化、產業變革等內外因素都給環境企業的盈利能力帶來不小的壓力,這也是2018年之后產業經歷的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一次調整。向內求提質增效,挖掘存量空間,向外求協同發展,開拓新增市場,是接下來環境企業的重要課題。
雖然整體大勢有所下行,但對于身處其中的個體而言,仍然有一些企業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逆勢展現了賺錢的能力。
根據環境商會統計,2021年,176家上市企業共實現盈利約468億,其中光大環境(68.04億港幣)、北控水務(41.96億港幣)、首創環保(22.87億)、重慶水務(20.78億)凈利等企業貢獻了較大利潤值,表現穩定。
2021年凈利潤超過5億的環境企業共26家,降序排列如下(為方便排序,對港股上市企業凈利潤按2021年12月31日港幣匯率進行了換算):

凈利潤增速方面,2021年,凈利潤增長超過30%的企業有38家,按照增長幅度降序排列如下:

2021年,光大環境總結“守成創新 減污降碳”為全年關鍵詞,傳統業務板塊持續發力、穩中有進,新興業務板塊積極探索、勢頭良好;融資渠道長短兼備、多元暢通,資金充裕,各項財務指標維持良好。對內,強化運營服務收益,全年運營服務收入約港幣166.05億元,較2020年增長35%。建造服務收益、運營服務收益及財務收入分別占56%、34%及10%。對外積極開拓市場,挖掘餐廚及廚余垃圾處理、污泥處理處置、垃圾分類及轉運等協同業務,并全力推動資源再生利用、節能照明、環境規劃設計等新興業務的持續拓展。同時,光大在“雙碳”戰略上也進行了技術研發、項目開拓等儲備探索。
2021年,首創環保集團錨定長期價值,完成業務整合,發布“生態+2025”戰略。2021年,公司創造約222.33億元營收,同比增加15.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2.87億元,同比增加55.58%。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拓展主營業務,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各業務板塊利潤貢獻能力增強,其中,城鎮水務運營業務實現營收89.13億,實現凈利潤20.72億,同比增長76.79%。固廢業務增長強勁,利潤快速釋放,實現凈利4.33億,同比增長52.04%。全年,首創環保新增項目74個,簽約規模達到189億元。
2021年度,清新環境走出了戰略布局的加速度,成績斐然。年報顯示,清新環境2021年業績逆勢上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資產總額215.87億元,同比增長31.25%;營業收入68.80億元,同比增長46.34%;歸母凈利潤5.68億元,同比增長66.70%。2021年公司新增訂單金額再創新高,共計59.75億元,其中電力業務合同8.14億元,非電業務合同16.89億元,新能源工程合同20.84億元(含聯合體中標),水務咨詢、運管等合同13.88億元。
高能環境是這幾年產業發展中頗具韌性的代表,始終保持穩健發展。2021年,高能環境實現營收78.27億元,同比增長14.65%,歸母凈利潤7.26億元,同比增長32.03%。公司在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固廢危廢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處理等領域業務加速增長,業績實現全面高增。尤其是資源化利用領域布局的推進成為公司年度發展的一大亮點。年報顯示,2021年高能環境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營收34.94億元,同比增長155.70%。
屬地型上市公司重慶水務營收雖不及光大、首創,但卻保持著高凈利。2021年營業收入約72.52億元,同比增加14.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0.78億元,同比增加17.13%。重慶水務經營區域主要為重慶市,公司享有重慶市政府授予的供排水特許經營權,在重慶地區供排水市場具有屬地優勢。根據《重慶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至2025年末,重慶水務全年營業收入將達到100億元,年利潤總額達到26億元。
順應高端裝備的時代趨勢,景津裝備2021啟動更名,并于2022年1月,正式完成更名,開啟新篇章。2021年年度,景津裝備實現營業收入46.51億元,同比增長39.70%。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7億元,同比增長25.71%。由于不斷開發新產品以及不斷拓展新的行業應用,2021年訂單持續增加,營業收入較2020年大幅增加。
作為固廢領域頭部企業,三峰環境2021年度多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按計劃建成投產,垃圾處理能力有效提升,項目運營效益持續改善,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穩中向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87,391.09萬元,同比增長19.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124,219.96萬元,同比增長72.32%。
雪浪環境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營業收入為18.12億元,同比增長21.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2億元。
永清環保2021年主營收入9.99億元,同比上升33.39%;歸母凈利潤7013.41萬元,同比上升115.45%;扣非凈利潤5877.31萬元,同比上升122.73%。關于業績提升原因,永清環保表示,報告期內,新增往年處于建設期的固廢和收購的危廢項目的業績,運營板塊業務收入、利潤持續增長。同時,公司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和監控,保證資金的良性循環。
2021年,大禹節水交上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實現營業收入35.15億元,同比增長74.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39.38%,營收首次突破30億元大關。報告期內,大禹節水充分發揮全國各區域和各業務板塊協同融合優勢,主營業務領域各類訂單增長趨勢明確,通過創新模式、綜合解決方案和品牌優勢獲取規模訂單的能力增強,新進拓展市場成效顯著。同時,公司訂單結構和質量也得到了顯著優化,大項目、多項目和復雜項目的駕馭能力顯著提升。
2021年動作比較大的企業還有洪城環境。2021年5月,公司正式更名為洪城環境,并進一步向環境業務轉型。洪城環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水業集團持有的固廢處理相關資產,資產重組總規模9.44億元。公司業務范圍在原有的“供水+污水處理+燃氣+工程”核心業務基礎上,新增固廢處理項目的投資運營業務,由傳統水務處理逐漸延伸至以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核心的城市綜合環境治理服務。
每年公布業績成績單的時候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企業的發展受宏觀環境影響,但年年都會有一批企業仍能保持自身的發展節奏。在這些環境領域比較賺錢的企業中,我們看到,企業的發展不僅得益于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既有優勢,或擁有規模優勢、屬地優勢等等,更得益于企業在內外部環境的持續變化中,保持敏感,也保持定力,既要向內求成長,也要不斷將企業置身新的發展場景中尋找新的空間,不斷適應、調整,甚至引領,智勇雙全,才有可能穿過周期,行穩致遠。
原標題:2021年環境上市企業最賺錢的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