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技術”是我國長期以來關注的重點課題,如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則是各行各業思考的方向。科技創新能力也成為環境產業內,企業強勁的競爭力所在。當下以及未來,在科技創新方向上的探索,也將是環保企業不斷布局和持續投入的工作。
從近幾年產業的發展走勢也能看出這樣的一種趨勢,以北控水務、首創環保集團等水務頭部企業為代表,都在科技創新領域投入了較大的精力和資源。如2021年,北控水務確立了“客戶為源、創新為道”的經營宗旨,這是北控水務不斷應對內外部形勢,在輕資產戰略指引下進行的重大戰略轉變。在該宗旨的指引下,北控水務以創新戰略為依托,努力建立客戶為源的科技產品思維。首創環保集團始終將科技創新和科研人才培養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之一,長期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保持緊密合作,構建“產學研用”體系,截至2020年,公司年研發投入超億元。
不僅如此,備受產業關注的省屬環保集團也開始加大在科技創新上的投入和規劃。近日,江蘇省環保集團發布了《江蘇省環保集團“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強調,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集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科技環保領軍企業。
在全國各省市相繼成立的省屬環保集團當中,江蘇環保集團算得上是布局步伐較快的代表之一。大力發展科技創新,這張牌江蘇環保集團將要怎么打?
科技創新戰略方向是什么?
據企查查顯示,目前江蘇省環保集團下屬控股企業共有28家,其中9家為100%控股企業。
最新發布的《規劃》,根據江蘇環保集團“十四五”規劃確定的業務發展戰略,提出了集團的科技創新戰略、8大方面的總體目標和20項具體指標。
從《規劃》中能夠看出,江蘇省環保市場依然是江蘇環保集團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其中強調,要面向生態環境科技前沿、面向污染防治攻堅和美麗江蘇建設主戰場、面向全省和全國生態環境治理保護重大需求,貫徹無害化、資源化、低碳化、智慧化、系統化、標準化理念,高標準打造國家、省重大創新載體,高質量開展核心技術攻關,高水平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和高科技環保產業群體。
“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聚焦工業廢水、大氣治理、土壤修復、固廢處理處置等領域
從《規劃》中了解到,“十四五”時期,在科技創新方面,江蘇環保集團將保持研發投入強度每年高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研發投入增長幅度不低于每年10%。
圍繞“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主要目標,江蘇環保集團提出了開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進關鍵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加快科技平臺載體基地建設、強化科研團隊培育、創新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建設五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和涵蓋水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利用、大氣污染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土壤地下水風險管控與協同修復、固危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生態環境智慧化監測監控及信息化、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管理標準與政策研究八個方向的研發項目布局,并從從組織保障、資金支持、機制建設、人才培育和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相應保障措施:
“十四五”時期,江蘇環保集團將在工業廢水低碳深度處理組合技術、大氣污染物協同管控綜合技術、水土協調調查—修復—監測—評估綜合技術等方面形成特色技術優勢;
在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復、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研發等方面實現重點突破;
在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及智慧化運維、工業園區廢水深度處理及資源化、水土污染協同修復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環太湖城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示范、太湖流域生態修復技術研發與示范、工業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技術示范等方面打造重點示范工程;
在應對氣候變化關鍵技術、新污染物溯源評估及協同治理技術等方面填補技術空白;
在創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獲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創建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方面實現突破。
將重點建設哪些科技創新平臺?
為了更好的落實集團科技創新的目標落地,江蘇省環保集團也提出了要持續深入對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這其中重點提到了,高水平建設環境技術研究院;創建省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創建國家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或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創建科技創新基地、創新聯盟和科技企業孵化器;推進省生態環境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建設。
依據這一建設目標,江蘇省環保集團也在陸續落實和推進。近日,由江蘇省環保集團投資建設的江蘇省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基地已經開工建設。這個項目是江蘇省“十四五”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重點工程,是今年全省環境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之一,也是南京市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13.5億元,計劃于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著力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和高科技環保產業集群,將引領和帶動南京乃至全省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美麗江蘇建設提供有力科技支撐、產業支撐。
江蘇省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基地建成后,將有效發揮南京科技、人才、產業優勢,構筑江心洲生態科技島高端環保科技產業體系,實現環保領域優勢資源的集聚、優質技術的轉化、卡脖子技術的攻關,努力建設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和人才匯聚新高地、高科技環保產業發展新高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平臺、生態環境大數據集成應用新中心、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先進環保技術交流新基地。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尤其是企業端的科技創新探索與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進行科技創新的技術產品化轉型是企業需要重點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在江蘇環保集團在科技創新的規劃當中,也重點談到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將科研結果提煉改造為具有市場價值的應用成果,優化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上供給服務。積極探索項目產業化模式,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開展典型場景的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產品市場化。(注:原文有刪改)
原標題:省級環保集團向技術創新發力,江蘇環保集團投入重點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