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2年6月13日至19日是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綠色低碳,節能先行”;6月15日是全國低碳日,主題為“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為傳播氣候變化風險意識和綠色低碳理念,穩妥有序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推出系列分析解讀。本期為第二期,聚焦如何科學編制企業“雙碳”行動方案。

企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也是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責任主體。穩妥有序推動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編制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是貫徹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企業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國家有部署、四川有政策、行業有倡議。企業應樹立風險意識、堅持長期主義、增強系統思維,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能源綠色轉型為核心,以結構、工程、技術、管理降碳為路徑,摸清底數、對標要求、明確路徑、強化保障,科學編制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
01 明確邊界,系統摸清碳排放家底
對標行業碳排放核算與報告標準規范,加強碳排放監測與核算,摸清碳排放基本特征。
1 構建數據管理體系
加強生產、能耗等碳排放核算基礎數據監測與獲取,按年度開展碳排放核算、報告與信息披露。具備條件的企業,可委托專業技術服務機構開展碳盤查,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完整。
2 規范測算歷史排放
以法人為邊界,以邊界一、邊界二為重點,按照統一標準規范,核算歷史時期(一般近5—15年)企業碳排放數據,建立長序列碳排放數據庫(集)。
3 分析評估降碳成效
分析企業碳排放總量、變化趨勢等基本特征,識別碳排放來源結構、增減貢獻,評估并量化企業已采取節能低碳行動的實際效果。
02研 判形勢,科學設定碳控排目標
深入研究企業發展階段、排放特征、市場行情、政策環境等因素,分階段確定以碳排放“雙控”指標為核心的降碳目標。
1 分階段設置目標
綜合研判企業未來產業結構、用能需求和碳排放態勢,科學設定短期、中期、長期目標。優先設定和量化“十四五”碳排放控制目標,中期目標可展望到2030、2035年。具備條件的企業,可明確遠期到2050、2060年的降碳愿景。
2 突出碳排放“雙控”
緊扣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政策導向,近期以強度降低目標為主、總量目標為輔,并將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遠期以總量減排目標為主。
3 加強減碳目標銜接
企業階段性碳排放總量(增量)目標、碳達峰峰值、碳達峰時間要按照區域“一盤棋”要求,充分對接各區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和碳排放“雙控”目標,實現統籌銜接。
03 分類施策,系統提出碳減排路徑
堅持因企制宜,加強基礎研究和論證,科學確定不同階段降碳技術路徑,近期以結構優化和效率提升為主、遠期以技術突破和工藝重塑為主,重點突出中短期路徑和措施。
1 突出結構降碳
大企業大集團要優化產業結構和投資布局,逐步提升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低碳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占比。能源企業加快能源生產結構調整,加快布局可再生能源,提升綠色低碳能源占比。工業企業要加快轉型升級,優化產品結構和用能結構,嚴控高碳投資、產能和項目,降低高碳排放、低附加值產品占比,按一定優先序控制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推動基于可再生能源電力的電氣化。
2 實施工程降碳
結合企業實際實施工藝更新重塑和節能降碳改造,有序實施廢物再利用、設備淘汰更新、余熱余壓余能利用、分布式能源、綠化碳匯、碳捕捉等降碳項目,提升清潔生產能力。
3 強化技術降碳
推廣先進適用生產技術和節能降碳技術。具備條件的企業,要加快布局氫冶金、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原(燃)料低碳替代、綠色氫能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
4 加強管理降碳
健全企業節能降碳責任制,完善節能降碳激勵機制。將碳排放管理納入企業數字化管理平臺,實施用能數字化調控和提效。推廣綠色建筑,鼓勵綠色辦公、綠色出行,實施綠色采購。提高綠電和其他零碳電力、新能源交通物流車采購比例,購買核證碳減排量實施一定比例的碳補償。
04 強化保障,全面加強碳資產管理
結合企業性質和實際需要,建立健全企業碳排放管理體系,加強人才、資金、項目等要素配置。
1 建立工作機制
碳排放較多的企業,可統籌設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議事協調機構,成立碳資產管理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和日常管理。碳排放較少的企業,應明確節能降碳職能部門,確保降碳工作落實。
2 完善投入機制
突出低碳引領,調整優化企業經營戰略,加大對低碳技術、降碳項目、低碳產業的投資,分階段滾動儲備節能降碳工程項目。
3 配備專業人才
企業應加強碳排放管理培訓。具備條件的企業,可引進和規范培養“碳排放管理員”,培育一批達到職業技術標準要求的人員。
4 管好能碳資產
有條件的企業應推動核證碳減排項目指標規范開發和交易,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盤活碳資產,實現保值增值。具備條件的企業,可開展碳排放績效國際對標,推動低碳產品和碳足跡認證,提升行業影響力。
05 滾動評估,有效確保碳減排效果
把握好碳達峰碳中和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建立動態評估和行動強化機制。
1 開展績效評估
以五年為周期,以碳排放“雙控”目標為重點,定期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進展成效分析,評價“投入—產出”情況,分析存在的差異和突出問題。
2 更新調整方案
根據動態評估和當時實際,調整更新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細化降碳階段性目標任務,進一步明確降碳技術路徑和具體行動,增強時效性和可操作性。
3 制定配套方案
結合當時技術進步、發展需要、降碳約束等條件,制定節能、綠色產業發展、綠色化改造、產能等減量替代等配套實施方案,推動降碳行動落地落實。
原標題:如何編好企業“雙碳”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