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
發布會提到,節能智能家電全面普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首位,新材料產業產值實現翻番,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全面推進。
與此同時,工信部對以下幾個問題做了回應:
1、做強做優做大制造業
1.4億噸的地條鋼全部出清、電解鋁、水泥等行業的落后產能基本出清,2012年以來,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持續穩定在40%以上。下一步,還將推進制造業的高端跨越、智能升級、綠色轉型。
2、中小企業
工業領域,我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中小企業戶數達到40萬戶,營業收入超過了75萬億元。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的從業人數占全部企業從業人數的比例達到80%,以中小微為主的民營企業是我國第一大的外貿經營主體,2021年對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58.2%。
以中小微為主的民營企業是我國第一大的外貿經營主體,2021年對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58.2%。可以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在強鏈、補鏈、穩鏈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工信部將用足用好各類工具,千方百計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3、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
在新技術、新應用的作用下,我國制造業的生產方式、企業形態、業務模式和就業方式都加速變革,有力促進制造業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高48%,產品研制周期平均縮短了38%,產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
4、工業領域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
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別下降28%、16%的基礎上,2021年又進一步下降5.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別下降35%和近40%基礎上,2021年進一步下降7%。
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2020年一般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率達到55.4%,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約3.8億噸。在培育綠色發展新引擎方面,2012年以來,環保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
“十二五”以來,累計推廣2萬多種綠色產品,4000多種節能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工藝技術裝備,已建成萬余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下一步,還將啟動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5、重大技術裝備
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在白鶴灘水電站順利投產,全部機組一年發電量可滿足約750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
下一步,還將推動重大技術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
6、新能源汽車
自2015年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了1.3倍,價格下降了80%。2021年全球十大新能源汽車暢銷車型中,中國品牌占據六款。動力電池出貨量前十的企業當中,我國企業占有六席。
截至去年底,我們累計建成充電樁261.7萬個,換電站1298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充換電網絡。下一步,還將盡快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延續政策,現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是否延續這個政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