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氣溫高達38℃左右的情況已持續了一周,正式進入了桑拿汗蒸模式。“高溫四十人難安,熱浪騰空暑氣翻”,正是江南盛夏酷暑形象化的寫照,而太湖通量監測試點卻未因高溫而一刻停歇。
污染物通量監測,通俗地說,就是在某斷面同步開展水質與水量監測,并將數據進行耦合,按照合理的模型與公式核算出污染物通量。在太湖優選典型入湖河流開展試點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其目的是探索構建生態環境系統可復制推廣與業務化運行的技術體系,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厘清各行政區域污染排放與治理責任,精準支撐面源污染核算認定,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校驗場:找準“溯源比對”的標準尺
以自然河道作為校驗場開展流量測驗的溯源校準是一項探索性工作。形象地說,就是把通過檢定/校準的轉子流速儀視為流量測驗的“標準尺”,通過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把準確的“刻度”逐級傳遞到走航式ADCP與在線測流設備上,使它們都成為“標準尺”。校驗場是“游戲場所”,溯源校準測試就是在“做游戲”。
為了保證溯源校準效果,測試人員十分注重操作的規范性與細節把控,如:儀器的定期檢定、纜道系統的維護維修、河床與坡岸環境保持、測試過程的垂線布設、測點數、高程選擇、偏角控制、岸邊系數確定等,摸索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溯源校準方法。
疫情防控期間,現場測試人員吃住在站點附近,抓住每一個機會加班加點工作,確保通量試點工作按時序進度穩步推進。目前,在湖州校驗場溯源比測工作已經持續了8個多月,獲得了不同水期、不同流速下大量的有效的比測數據。經過統計分析,初步驗證了一定條件下在自然河道設置校驗場開展流量溯源校準的質量控制路線具有合理性與可行性。
測流點:探索“通量監測”的方法論
太湖流域屬于平原河網區,河網交錯、支浜眾多。經過多次踏勘,選擇西苕溪小流域上6個點位開展試點。
由于部分試點斷面通航頻繁、流態復雜、存在往復流現象,給試點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想捕捉到一個完整測回的時機都非常困難。
為盡可能減少通航影響,測試人員只有起早貪黑,避開白天通航頻繁時段,凌晨組織測流;測完一個點后,再頂著烈日到下一個站點比測,對往復流斷面反復開展比測,以更好地了解斷面的水文特點與規律。目前,累計比測110余組,為構建從點位布設、儀器選型、流量測試運行維護、質量控制、數據傳輸與通量核算等全過程的通量監測技術體系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和寶貴的實踐經驗。
目前,通量試點工作已建設“國家通量自動監測管理平臺”,實現了水質、水量數據的實時上傳,具備智能選定模型與公式進行污染通量核算的功能,可直觀展示汛期污染物強度與流向變化,通量監測勢必將成為服務環境管理與“三個”治污的又一重要抓手與利器。
現場測試人員說,我們從方向模糊到逐漸方向明確的探索測試過程是曲折的,他們希望把太湖通量監測試點打造成一個樣板與范例。作為通量監測技術體系建設的探路人,吃再多的辛苦,都值!
供稿:水環境質量監測運維管理中心
原標題:38℃+下太湖通量試點進行時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