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礦產資源并不是產業發展的瓶頸。電池不同于石油,電池里面絕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循環利用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近日(2022年7月21日)在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一席話,頓時激起了市場的反應。
曾毓群還指出:“以我們的邦普為例,對鎳鈷錳的回收率已經達到了99.3%,鋰的回收利用率也達到了90%以上。預計到2035年,對退役電池材料的循環利用就可以滿足大部分的市場需求。”
不過,作為動力電池上游材料供應商的天齊鋰業顯然有不同意見,天齊鋰業相關人士認為,鋰回收理論上可行,但在商業應用上還達不到大規模回收再利用,并對90%以上回收率表示了質疑。
寧德時代則回應稱:“歡迎到廣東邦普看先進量產技術”。
關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率多少的問題目前還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動力電池回收必然會是一門好生意。
今年年初,工信部明確,我國將真正迎來第一波動力電池退役潮。隨后,時隔不到半年,七部門發布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再次強調要“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型廢棄物回收利用”。
有機構曾預測,未來10年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規模將達到1648億元,或成為一個新的爆發行業。而目前,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下,動力電池的經濟價值日漸凸顯,企業對此的布局也在不斷加快。寧德時代便是其中的“積極分子”。
4月,寧德時代旗下子公司普勤時代與印尼簽署了三方協議,表示將共同打造包括鎳礦開采和冶煉、電池材料、電池制造和電池回收等在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將不超59.68億美元,意在推進寧德時代電池回收產業布局,保障上游關鍵資源和原材料供應。
而要說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回收業務上的行動,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寧德時代收購邦普循環,其就已經踏進了這一領域。2018年,寧德時代又與上汽集團聯手,探討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打造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閉環。
當然,并不只有寧德時代盯上了這塊“蛋糕”,包括:同為國產鋰電廠商的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動力電池廠商;以LG能源、三星、特斯拉為代表的國外能源企業;以及,以格林美、旺能環境等為代表的固危廢處理企業等等,各方資本都在加速布局。
我們可以看到,當前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都在積極布局電池產業鏈,從最上游的礦產資源一直到回收,且正在積極參與全球市場、加快“出海”節奏,這樣對大局而言,無論是從降低成本,還是從碳排放角度來看都有益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