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世科、浙能錦江環境也公布了半年度業績報。來看看成績如何?
浙能錦江環境:收入同比增加14%
8月4日,浙能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浙能錦江環境”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集團”;股份代號:BWM)發布2022年上半年未經審計的業績報告:2022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加14.0%至人民幣18.4億元;垃圾焚燒發電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9%至人民幣15.2億元 。
公告稱,2022年上半年, 集團的垃圾焚燒發電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9%,從2021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3.4億元增加至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5.2億元,占2022年上半年總收入的82.4%。該業務的毛利潤從2021年上半年的人民幣4.3億元增加至人民幣4.5億元,增加2,476萬元,增幅5.8%。
據了解,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浙能錦江環境在中國13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擁有25個已投入運營的垃圾焚燒發電廠,1個已運營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設施,8個營運中的資源化處理項目,營運中的設施垃圾處理能力達到40,410噸/日,裝機容量達790MW。2021年,公司累計處理了1,138.4萬噸生活垃圾,產生近34.3億千瓦時的綠色電力。此外,公司也積極布局東南亞、南亞、南美等地區,待所有在建及籌建項目全部建成后,垃圾處理總能力將達62,645噸/天。
博世科:運營收入同比增長14.47%
8月5日,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博世科,股票代碼:300422)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 報告稱,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7,016.56萬元,同比下降23.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東的凈利潤-8,439.92萬元,同比下降196.56%,但第二季度的經營情況明顯好轉,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東的凈利潤811.95萬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運營收入31,471.98萬元,同比增長14.47%;經營性現金流1.24億元,較去年同期有較大改善。
報告披露,受國內經濟下行、新冠疫情反復、環境治理行業市場競爭加劇、財政支付壓力等原因影響,公司2022年上半年獲取市政環境訂單及項目實施不及預期,工業環境訂單量雖然得到快速放量,但產值轉化存在滯后性:其次公司原實施的項目大部分為市政環境治理項目,客戶主要為國有企業和政府單位,受市政項目竣工和審計結算流程長、政府方客戶付款審批程序復雜以及部分地方政府換屆等因素影響,公司部分已完工項目結算進度和部分老舊項目回款不及預期,公司按照會計準則要求,對期末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按謹慎性原則計提減值損失: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雖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隨著公司部分PPP項目進入運營期,以及銀行借款影響,加之公司加大力度拓展發達地區業務市場,仍處于較高水平。以上原因綜合導致公司上半年業績出現虧損。
據了解,博世科從事的核心業務主要包括以水處理、土壤修復、固(危)廢處置、生態修復等為主的環境綜合治理業務:以多領域環保裝備研發、制造、銷售為主的設備制造、銷售業務;以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環衛一體化、油泥及污染土壤處置終端運營等為主的運營業務;以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咨詢、檢驗檢測、工程設計三大板塊為主的環境綜合咨詢服務。服務范圍覆蓋咨詢、設計、環評、檢測、研究開發、裝備制造、工程建設、投資運營等環保全產業鏈。
申明:本站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并且鄭重提示所有閱讀者,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的參考意見和依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