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鋰都”江西宜春又迎來新巨頭——比亞迪。
8月15日,宜春市政府、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宜豐縣政府、宜春市礦業公司與比亞迪在南昌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此次,比亞迪擬在宜春投資285億元,建設年產30GWh動力電池和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含鋰)礦采選綜合開發利用生產基地項目。
早在十年前,比亞迪就有意投資宜春市,如今“十年磨一劍”,終于簽約。據介紹,雙方自6月12日開始洽談此次合作,到簽約落地僅用時64天。速度之快,額度之高,和宜春豐富的鋰礦資源,和快速發展的鋰電產業分不開。
01
“亞洲鋰都”宜春
資料顯示,宜春地處江西省西北部,地下礦藏富足,已探明的礦產有56種,可利用氧化鋰儲量260萬噸,占全國的37.6%,有“亞洲鋰都”之稱。
據介紹,宜春境內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鋰云母礦山“宜春鉭鈮礦”(414礦),銅鼓-宜豐-奉新-高安成礦帶還擁有全球最大的多金屬伴生鋰云母礦。
為了發展鋰電產業,宜春市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決定》、《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優惠政策》、《關于加快推進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宜春鋰電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江西省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今年1-5月,全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營業收入301.54億元,同比增長71.4%,其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299.79億元。
根據規劃,到2025年,宜春市力爭全市鋰電新能源產業規模突破8000億元,鋰鹽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與此同時,構建高水平新能源(鋰電)研發平臺,建成國家級新能源(鋰電)檢測機構,形成產業鏈條健全、協作配套緊密、競爭力強勁的產業集群。
02
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已落戶宜春
得天獨厚的鋰電優勢,讓多家企業選擇在宜春投資。除了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企業的電池項目紛紛在此落地。
2021年7月30日,寧德時代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寧德時代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項目擬落戶宜春。同年10月28日,宜春時代新型鋰離子電池生產制造基地項目在宜春經開區正式奠基,一期規劃用地面積1800畝,投資135億元。
今年2月7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人民政府發布宜春時代奉新年產10萬噸電池級儲能材料項目備案通知書。項目占地約1000畝,項目總投資50億元,分兩期建設。
今年4月20日,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以8.65億元的報價成功競得江西省宜豐縣圳口里-奉新縣枧下窩礦區陶瓷土(含鋰)探礦權。據悉,該礦位于宜春市宜豐縣21°方位約40公里處,探礦權面積6.44平方公里,推斷瓷石礦資源量96025.1萬噸,伴生鋰金屬氧化物量265.678萬噸。
2021年5月22日,國軒高科宜春鋰電新能源項目開工動員會在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國軒高科宜春鋰電新能源項目總投資115億元,分兩期建設,主要從事礦山資源開發、碳酸鋰提取、鋰電池研發與制造、儲能系統開發等,打造動力電池的全產業鏈體系,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
同年8月3日、4日,國軒高科在宜春市分別與宜豐縣人民政府、奉新縣人民政府正式簽約,標志著國軒高科在宜豐、奉新兩地投資建設的碳酸鋰項目正式啟航。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碳酸鋰10萬噸,年產值過100億元。
今年5月30日,江西省宜春市舉行了2022年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會上,宜春國軒電池宣布10GWh產線正式竣工投產。從動工到投產,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時間。宜春國軒電池計劃分兩期建設30GWh動力電池項目,一期建設15GWh動力電池生產線,2022年年底全部投產。其中,2022年5月一次性建成投產10GWh。
與此同時,科力遠、陽光電源、衡川新能源、光大環保等一批項目相繼在宜春簽約落地,贛鋒鋰業、紫宸科技、恩捷股份、清陶能源等公司紛紛大規模擴產。
03
比亞迪發力電池
而比亞迪的大手筆擴產,也說明其對動力電池需求的旺盛,以及欲發力電池的決心。
今年7月,比亞迪磷酸鐵鋰裝機量反超寧德時代,成為業內關注話題之一。當月,比亞迪磷酸鐵鋰裝機量為6.01GWh,市場份額達到41.9%;寧德時代則以5.36GWh的裝機量位居第二,市占比37.37%。
8月3日晚間,比亞迪發布7月產銷數據。7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6.25萬輛,上年同期5.05萬輛,同比增逾220%。這已經是比亞迪連續第5個月銷量破10萬輛。當月,公司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7.287GWh,2022年累計裝機總量約41.329GWh。
據統計,2021年,比亞迪計新增產能超過205GWh,成立了重慶弗迪電池研究院有限公司、無為弗迪電池有限公司、鹽城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濟南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紹興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滁州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撫州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等多家弗迪系電池公司。
2022年,比亞迪新增規劃產能達187GWh,今年以來,成立了襄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臺州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南寧邕州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廣西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廣西東盟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南寧比亞迪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新公司。
此外,6月14日,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位于紹興嵊州的生產基地項目首線開通。該項目總投資約13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70億元,將生產DM-i專用刀片電池,年產能15GWh;
6月27日,據貴陽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最新環評文件,弗迪電池將在貴州省貴陽擴產,修建二期廠房,年產15GWh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30.17億元;
還有消息稱,由比亞迪供應的刀片電池已經交付特斯拉位于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預計搭載比亞迪刀片電池的特斯拉車輛最快可以在1個月內(也就是8月底至9月初)下線。
據英大證券研報統計,2022年,比亞迪動力電池規劃產能312GWh,實際產能的產出(含儲能)預計在100GWh左右。預計2023年,新增規劃產能235GWh,預計實際產出在240GWh左右。隨著優質電池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以及磷酸鐵鋰路線被國內外主機廠廣泛接受,比亞迪電池的外供有望于2022年迎來實質性突破。(注:原文有刪改)
原標題:285億元!比亞迪擬在“亞洲鋰都” 建動力電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