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陳東輝就下一步如何增強生態系統韌性,建設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高地回答記者提問。
陳東輝表示,自然資源廳將積極配合生態環境廳和有關部門,抓好《美麗四川建設戰略規劃綱要》落地實施。圍繞美麗四川建設,嚴格落實生態功能定位,有效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具體包括兩大舉措:
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嚴守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8月16日,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自然資源廳將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牽頭加強生態紅線內人為活動管控和有限人為活動管理,有序推動生態保護紅線內礦業權退出等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
結合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評估,定期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監測評價,實時掌握生態保護紅線功能狀況和動態變化。協同省林草局等相關部門,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優化自然保護區管控分區,實施自然保護區內建設項目負面清單制度,維持和恢復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及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有效保護森林、濕地、水域、草原等珍貴自然資源,以及所承載的景觀、地質地貌和文化多樣性,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大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力度,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
堅持規劃引領,統籌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
今年6月,經省政府批復同意,《四川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正式印發,作為全省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的重要依據和空間指引,統籌各地各部門聚焦重點流域和重要區域,合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自然資源廳將以規劃為引領,加快構建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體系、重大工程體系、制度規范體系和業務支撐體系,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高效率、高質量推進黃河上游若爾蓋草原濕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國家示范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全國生態保護修復樣板工程、示范工程。持續開展長江干支流10—50公里范圍、黃河流域、青藏高原等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清零”行動。不斷深化成渝兩地生態修復合作共建,加快推進長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烏江等“六江”生態廊道建設。依托省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委員會,制定全省生態保護修復年度任務清單,建立重大項目實施推動和監督機制,逐步建立各部門規劃共編、項目共謀、數據共享的工作機制,形成全省生態保護修復“一盤棋”工作格局,助推美麗四川建設,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原標題:兩大舉措抓落實!四川自然資源廳推動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高地建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