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鹽縣積極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全面完成2021年“無廢城市”建設各項任務及目標,37項建設指標全完成,67項重點任務全落實,11項重點項目全推進,形成了以低碳能源為保障,以循環經濟產業鏈為紐帶,以智慧零碳為動力的具有海鹽特色的固體廢物治理模式,成功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無廢城市”海鹽樣板。2022年7月8日,浙江省2021年度全域“無廢城市”建設評估名單公布,海鹽縣達到三星級標準并榮獲“清源杯”,成為浙江省首批“無廢城市”。
一、完善管理架構,有效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加強協作機制建設。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下設辦公室,設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中心。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抓創建,13次帶隊調研督查重點項目,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5次專題研究“無廢城市”創建工作,將“無廢城市”建設寫入縣委全會、縣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鎮(街道)書記向縣委年度述職范圍。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和日常管理、定期督導、重點巡視等監督機制,出臺各項固體廢物治理方案。出臺《海鹽縣有關單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縣級領導分片包干聯系鎮(街道),將“無廢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單位和領導干部考核。
二是提升固廢處置能力。在全省率先開展“五廢共治”三年行動,投資22.26億元,建成綠晨廢礦物油、潤虹含金屬廢料、凈源廢活性炭、雙軍磷化渣等固廢處置項目11個,投資金額、項目數量為全省領先,新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33.25萬噸/年、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能力60萬噸/年、建筑垃圾處置能力10萬噸/年,極大提升固廢處置能力,基本實現“一般固廢不出縣、危險廢物不出市”目標。建成以國資主導的小微產廢企業危險廢物收集平臺,有效解決了危險廢物處置的“最后一公里”,已有561家企業納入收運范圍。每個鎮均建有一般工業垃圾轉運點,建成一般工業固廢收運體系,已覆蓋企業2899家。在嘉興市率先建成覆蓋全縣各鎮(街道)的8個廢舊物資分揀回收中心,聘請專業公司統一管理、運營。
三是全面升級監管能力。建立健全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發現機制,完善縣、鎮、村三級監管網絡,利用“三大十招”智慧平臺,開展全方位、全領域、全覆蓋排查整治,排查整改涉廢問題12000余個,查處涉廢違法案件92起。發布《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鼓勵和引導群眾發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生態、經信、公安、交通等部門齊抓共管,出臺《海鹽縣危險廢物治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強化協作,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監督管理。保持執法高壓態勢,近三年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55起,處罰款4693萬元,查處涉廢刑事案件4起。
二、加強數字賦能,全面升級科技水平。
一是助推企業技術創新。愛拓公司采用先進焚燒發電技術,生產原料中無需輔助添加燃煤等燃料,以造紙廢棄物作為燃料替代燃煤發電的已運行企業,預計年節約標煤10萬噸以上,年發電量3億度以上。潤虹含金屬廢料項目主體工藝技術(富氧側吹熔煉爐技術)被國家發改委列入第三批國家重點節能推廣技術目錄,自主研發WMS管理控制系統,用智能自動化立體倉庫代替傳統堆放式倉庫,實現“全生命周期”的自動化生產,獲得2020年全省固廢規范化管理優秀企業稱號(全省僅8家)。
二是深化固廢信息共享。對全縣47家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暫存點或重點產生科室安裝在線監控,實現醫療廢物全程無縫對接、閉環管理,集中處置率保持100%。全面提升縣農藥廢棄包裝物歸集中心倉儲能力,全縣設置68個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網點,并聯通海鹽縣小微危廢平臺,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率100%。建立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第三方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全縣建筑垃圾運輸車輛100%動態監管。建立“肥藥兩制”平臺,優化農資銷售監管信息化系統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形成農藥化肥“進—銷—用—回”閉環,整縣制推動“浙農優品”,實現藥、肥持續減量使用,成功創成省首批“肥藥兩制”改革綜合試點縣。
三是引導開展全域共建。加強聯創共建,縣無廢辦、分類辦、文明辦聯合開展“無廢細胞”創建等活動,成功創建無廢細胞54個。深化新媒體宣傳引導,在《中國環境報》發布固廢治理信息8篇,省級媒體相關報道29篇,發放《無廢城市倡議書》等宣傳資料1萬余冊,通過讀嘉等媒體發布宣傳信息70余篇。通過電視臺每天播放公益廣告、重要路段公共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圖文、燈光秀等,提升“無廢城市”建設公眾知曉率。全面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推廣率達100%。
三、堅持綠色發展,實現固廢源頭減量。
一是開發多種清潔能源。根據海鹽縣沿海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風能、氫能等清潔能源,推動海鹽能源結構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以能源清潔化助推固廢源頭減量。建設中電工程風電有限公司項目,安裝12臺單機容量2MW風力發電機,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2.84萬噸。利用中國核電發源地優勢,與秦山核電共同合作推進南方首個核能供暖節能工程建設,每年可減少燃用標煤約2.46萬噸。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開發,入選全國試點,嘉興市唯一。
二是建立循環發展體系。完善“一園為主、多點為輔”的靜脈產業發展體系,率先建立省級靜脈產業示范基地試點,重點打造城市典型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廢PET瓶再生利用、廢紙再生利用、危險廢物處理、公共服務等五個靜脈產業功能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助力海鹽縣實現了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不出縣”。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采用了“能源化利用”技術,以收運處一體化運行模式,實現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近100%,無害化處理率100%和減量化90%處理。
三是開展綠色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和工業技改(轉型)升級行動,推動企業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發展新路子。實施緊固件、印染、印刷行業綠色提升,推進緊固件行業改造提升省級試點,獲評2019年度浙江省淘汰落后產能和“騰籠換鳥”工作考核先進縣。整治提升“低散亂”企業9571 家,其中關停淘汰企業5335家,騰退低效用地13906.95畝,獲全省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成效明顯縣。建立高能級產業生態園,全力推進核電關聯、新型顯示、高端裝備制造等六大產業鏈集群發展,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5%,規上工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原標題:正本清源 綠色發展 嘉興市海鹽縣成功創建全省首批“無廢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