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3060”雙碳目標,推動通遼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建設,全力打造通遼風光氫儲全產業鏈裝備制造基地,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和通遼市人民政府、中國投資協會圍繞通遼千萬千瓦級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建設達成戰略合作,并于9月8日上午在通遼市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遼市委副書記、市長郭玉峰,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會長孫耀唯,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圣軍,分別代表三方簽署協議。

協議簽署現場
根據協議,三方將按照“政府支持推動、市場經營運作”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整體優勢,實現互利共贏發展。具體而言,三方將在“十四五”期間共同打造通遼千萬千瓦級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其中風力發電裝機6GW、光伏發電裝機4GW、重力儲能規模2GWH、綠氫產能5萬噸/年、綠氨30萬噸/年,總投資600億元;再投資100億元打造零碳產業裝備制造中心。此外,三方還將成立通遼零碳產業母基金并設立子基金,發起成立重力儲能研究院、綠氫研究院、綠氨研究院、生物質能研究院,圍繞通遼城市和鄉村零廢、零污的運營和治理開展全方位合作,并圍繞零碳產業園的建設,打造通遼市雙碳數據管理和監測平臺,搭建蒙東零碳能源示范中心。
通遼市位于內蒙古東部,風、光新能源資源條件優渥,能源產業基礎扎實,區位優勢突出。嚴圣軍董事長在簽約儀式座談會上表示,此番通遼千萬千瓦級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的建設,必將進一步推升通遼的清潔能源產業實力,推動能源體系的智慧化、數字化轉型,帶動零碳產業鏈縱橫延展,加快建成蒙東地區輻射東北、華北地區的新能源產業高地,同時加速通遼由化石能源大市向清潔能源大市轉變的步伐。
近年來,中國天楹在“環保+新能源”雙引擎戰略驅動下,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持續推升從廢棄物回收、利用、分選到末端處理的環保全產業鏈業務的同時,引進前沿的重力儲能技術,并以此為切入點,廣泛、迅速、精準布局零碳環保新能源產業鏈。與通遼市和中國投資協會共同打造的通遼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將成為中國天楹充實新能源產業鏈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并作為零碳標桿業績,為打造零碳品牌奠定堅實的基礎。
出席簽約儀式的還有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通遼市委書記孟憲東,通遼市委常委、秘書長莫日根巴圖,通遼市副市長孫樂;海安市委書記于立忠,海安副市長夏衛軍;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杰,常務副秘書長姜藝;中國天楹副總裁、總工程師李軍,副總裁、財務總監涂海洪,副總裁楊靜等。
海安市委書記于立忠對三方正式達成戰略合作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海安市緊緊圍繞“樞紐海安、科創新城”的戰略定位,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天楹作為海安的本土上市企業,具備資本儲備、科研力量、技術人才和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等方面的優勢,發展新能源有情懷、有實力、有追求。于書記表示,希望中國天楹能全面發揮國際化上市企業的優勢,優質、高效推進項目的進展和投產,為通遼市實現綠色、低碳跨越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海安市委市政府將繼續支持中國天楹與中投協、通遼市深化合作,全力做好項目協同服務和資源對接,并在海安搭建更多平臺,發揮更多制造業產業優勢,進一步加強和促進兩市跨區域、寬領域的互動合作。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會長孫耀唯回顧了三方達成合作的籌劃、準備過程,表示此次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中投協愿意起到平臺、紐帶的互聯互通作用,推動政企更好聯手,在“零碳中國”的倡議之下,帶來更多零碳項目的切實落地。孫會長指出,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此次簽約項目是“創新的發展”、 “協調的發展”,也是“綠色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和“共享的發展”。通遼市風光儲氫氨零碳產業園建成,對于整個地區、國家和行業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性的示范意義。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通遼市委書記孟憲東表示,內蒙古自治區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兩個率先”“兩個超過”目標。通遼市擁有理想的新能源發展條件,志在通過實施綠電就地消納,推動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打造綠電產品基地及綠電裝備制造基地。本次的簽約項目,與內蒙古自治區和通遼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孟書記強調,要在今天簽約的基礎上,加快對項目立項、落地、布局、資源配置、建設進度等一系列問題的深入考慮,盡早確定清晰的實施方案,為早日順利開工創造條件。
同心聚力,行穩致遠
中國天楹將以此次簽約活動為新起點,以高的站位、超前的謀劃、扎實的工作匯聚優質的資源,答好通遼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建設的答卷,為通遼、海安兩市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天楹力量!
原標題:中國天楹簽署通遼千萬千瓦級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零碳產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