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吸引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在中交集團展廳現場,中國城鄉成員企業碧水源帶來MBR−DF雙膜新水源廠模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駐足和咨詢。

作為國內水務處理和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本次參展圍繞“共享RCEP新機遇,助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展會主題,重點展示了四大核心環保技術——污水資源化、海水淡化、高品質飲用水處理、高性能低能耗污水處理的典型項目,讓參觀者能更直觀地感受和了解“膜科技”。
▲模型從左往右依次是污水池、MBR膜水處理系統、MBR出水池、DF膜水處理系統。
污水資源化
碧水源自主創新研發的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曾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可將市政污水提標成地表Ⅲ類水以上的高品質新水源,實現就地造水,作為優質水資源補給地下水或飲用水水源地。其示范性工程為北京翠湖新水源廠( 2萬噸/天)、云南洱源縣新水源廠(1萬噸/天)。目前,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已在我國首都水系、滇池流域、洱海流域等國家重點水環境敏感地區推廣應用,技術成熟,經濟可行,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和高原湖泊污染地區污水處理問題,提供了突破性技術支撐。
海水淡化
碧水源自主創新研發的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滲透膜,脫鹽率可達98%以上,實現了海水淡化膜國產化和產業化的“從無到有”,打破了海水淡化膜技術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針對反滲透膜生產線設備國產化需求,碧水源還自主研發建成了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生產線,由于關鍵技術和設備實現國產化,使得噸水處理價格降幅可達30%左右,并將該技術成功應用于我國首座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青島董家口經濟與海水淡化廠(10萬噸/天)以及魯北海水淡化項目(建設總規模為15萬噸/日,分兩期建設),目前,碧水源海水淡化技術的市場應用規模約占全國海淡總規模的20%,科技創新為增加水資源、切實緩解我國北方沿海缺水形勢樹立了典范。
高品質飲用水處理
碧水源自主研發的以納濾為核心的高品質飲用水制備技術,可有效去除水中TrOCs等有毒、有害物質,保留有益于人體健康的Ca2+、Mg2+、HCO3-等離子,無次生副產物,是一種綠色的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該項技術已應用于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的飲用水安全保障示范工程—— 江蘇太倉第二自來水廠(5萬m³/d),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飲用水納濾膜處理工藝,對我國市政供水領域的提標改造、滿足居民高品質飲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高性能低能耗污水處理
碧水源新研發的綠色低碳技術——振動膜生物反應器技術(V-MBR),利用膜組器機械振動的方式代替膜池的高強度曝氣,在降低能耗的同時,可顯著提高氮、磷的去除效率,出水水質優于地表水(湖、庫)IV類標準,可為湖泊、海灣等提供優質的生態補水,解決富營養化問題,實現高品質污水資源化。與傳統曝氣MBR相比,振動MBR出水總氮可降低3~5mg/L,全流程運行能耗可降低20%以上,突破了傳統MBR的瓶頸,實現了節能、降碳和提質三重效果,符合國家正在推進的污水資源化與碳減排政策,實際應用推廣價值巨大,已被收錄進《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目前,該技術已在北京竇店再生水廠示范應用,每天能為周邊的河流添1.5萬噸的高品質再生水。
內容來源丨中國城鄉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新聞中心)、碧水源品宣部
原標題:東博會專題|碧水源面向東盟市場全方位展示“膜科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