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黎光垃圾填埋場清理搬遷及運輸服務項目投資3.28億的消息讓人從公開感嘆到開工,全程預計歷時112天,也意味著1993年投用,2006年封場,占地面積6.2萬平米的垃圾填埋場即將面臨一系列的清理修復工程。據悉,這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搬遷項目,實施后將極大改善周邊區域生態環境。
造價不菲,收尾“真貴”
垃圾填埋場,被認為要告別歷史舞臺的存在,曾幾何時是垃圾處理的“頂梁柱”。而目前,垃圾填埋場大規模封場、搬遷、治理、改造、修復,為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市場收割著最后一波商機。當然,商機的背后也意味著生態系統還是為垃圾填埋付出了“代價”,轉身填埋場修復就要為生態系統恢復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還真是應了網上的那句流行語——“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拉回正題,我們可以做一個粗簡的分析,雙口垃圾填埋場建成時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設計日處理能力達到2700噸,建于2000年,投資1.2億。在當時,這樣的投資規模也算可觀了,而其設計上參考了先進國家的方法和技術,并配套建設了一個日處理300噸的污水處理廠,盡量做到不破壞周邊環境,不對空氣和水造成污染。
好的,造價之外再來看垃圾填埋場的其他“收尾”數據。1997年我國就印發了《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1997)》,隨后2008年進行了更新,今年2月發布了修訂的征求意見稿,該標準對選址、設計與施工、填埋廢物入場條件、運行、封場、后期維護與管理和污染物控制和監測等方面都作出了詳盡的規范要求。
封場,看一下靈武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項目,面積6萬多平米,計劃工期420天,中標金額1700多萬元;治理,看一下隆堯縣興隆、東方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項目,三個標段合計1200多萬元;環境檢測,看一下群科新區7個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檢測項目,預算220萬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個別項目總會有差異,但這些都跟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預算沒法比。
搬遷,開頭我們就提到過深圳黎光垃圾填埋場搬遷,是個3億多的大項目。如果有人還記得,其實去年海南儋州市原垃圾填埋場搬遷和新建填埋場打包項目預算投資超過7個億,一度引發了業內關注,因為這個項目也是內部激烈討論過后的結果。搬還是不搬?就地改造行不行?這些都是爭論的焦點。
修復,綏化市三愛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中標金額9000多萬元;合肥龍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場終場覆蓋和生態修復工程概算投資5.7億元,完成期限大約為3年;海南顏春嶺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EPC),預算金額12.93億,包括垂直防滲帷幕管控體系、堆體治理工程、飛灰轉運工程、超容垃圾外運焚燒發電處置工程、剩余垃圾規范化封場工程、專項工程等全周期項目......在此不一一列舉。
生態有價,修復“深挖”
我們總能聽到說,生態成本高,但具體可能也沒什么概念。從垃圾填埋場的“一生”來看,是不是有些實感了呢。而這還沒有對露天垃圾傾倒以及污染控制不達標的垃圾填埋成本對比進行分析,兩廂增減之下的“生態賬本”只會更驚人。
當然,下大功夫進行垃圾填埋場搬遷也好,修復也好,也不僅是在生態層面獲益,其土地利用價值的提高是一筆潛在的財富。比如安吉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成為生態公園,開頭說到的深圳黎光垃圾填埋場,據稱搬遷和生態修復后將作為深莞智能制造協同示范區規劃用地。所以說,能夠實現兩面一體的生態修復帶來的經濟價值和長遠利益更不容忽視。
專業機構解讀,我國生態修復治理市場規模到2020年已達4000多億,近5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10個百分點,樂觀預期我國2021年的生態修復市場規模大約近4600億。在這樣的背景下,政策支持的拉動還在繼續,據專家對
《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的分析,9大工程投資預計將不低于3.26萬億。什么概念?2021年深圳市經濟總量是3.07萬億,位居亞洲第四。
沒錯,著實驚人。雖然生態修復行業總是“喊著”資金缺口大,缺口大,但財政支持力度一點都不小。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就曾公開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可見,生態修復領域的“深挖”價值也許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大,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資本對生態修復領域“心動”了。
環境“有價”,生態“無價”,有無之間是發展之道,也是未來千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