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探索,打造超大城市建筑廢棄物治理的“廣州模式”
隨著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如何科學消納和資源化利用建筑垃圾成了影響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難題之一。
近年來,廣州通過一系列創新嘗試,逐步形成了法規體系完善、全鏈條監管到位、資源化利用全覆蓋的建筑廢棄物治理的“廣州模式”,市民群眾對廣州市建筑廢棄物管理工作滿意度正不斷提升。
與時俱進:逐步推動建廢治理邁向“三化”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廣州在日新月異發展的同時,也飽受建筑垃圾“圍城”之困,解決建筑垃圾治理問題迫在眉睫。
對此,上世紀90年代,廣州市就設立了專業的管理機構,并逐步配套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對建筑廢棄物進行管理,全國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廣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條例》也在此誕生。為進一步打牢廣州市在建筑廢棄物治理工作上的法治根基,2012年再次修訂頒布了《廣州市建筑廢棄物管理條例》。
之后,圍繞處置核準、源頭減量、全程監管、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廣州市又先后出臺7個配套規范性文件,并圍繞實際管理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先后組織實施了18項專項進行整治。
“越來越多具體、細化的政策落地,能夠更好地提高市民對建筑廢棄物的認識和指引我們進行合理處置,不亂扔建筑垃圾已經成為了廣州市民的共識。”前來城管部門辦事的市民周先生說。
十年來,廣州城管部門以完善制度和科學規劃,實現廣州建筑廢棄物治理工作從亂到治、從堵到用的根本轉變,并逐步推動建廢治理工作邁向規范化管理、資源化利用、智慧化監管的方向。
破局前行:攻克建廢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
廣州全市建筑垃圾排放申報核準率達97%,合法收運率達99%,安全處置率達100%,綜合利用率達56%,一個個充滿實績的數字背后,體現了廣州市治理建筑廢棄物的勇氣和決心。
2016年以來,為解決城市進程發展中消納場、綜合利用廠選址難、落地難的問題,廣州先后編制了《廣州市建筑廢棄物消納場布局規劃2016-2020》《廣州市建筑垃圾治理專項規劃(2019-2035)》等專項規劃,為全市建筑垃圾治理提供了科學指引。
在“十三五”期間,廣州城管部門共規劃了28個消納場、7個綜合利用廠和7個水運中轉碼頭,有效保障了各類處置設施建設落地。
近年來,隨著家居屋舍翻新、改裝需求的增長,裝修垃圾的管理也成為城市治理的難題。
針對裝修垃圾單次產生量少、產生源頭分散,分揀難度大的管理難點,廣州城管部門制定出臺了《廣州市裝飾裝修廢棄物管理辦法》,明確“袋裝收集、定時定點投放、集中清運”的管理原則,設置裝修垃圾臨時堆放點,整合街(鎮)、物業管理公司、居委會等單位的力量,建設綜合性大型分揀中心。
循環利用:放錯位的建筑垃圾歸位成建筑資源
如何讓建廢“重生”,變廢為寶?廣州城管部門心得滿滿。
據介紹,約60%的建筑余泥將通過工地間調劑回填利用、園林綠化堆山造景實現高效處置,另有20%的建筑拆修廢棄物采用再加工實現循環利用,最后20%則集中生產附加值較高的再生混凝土、裝配式建材等再生建材。
在黃埔區沙浦村建筑廢棄物移動式循環利用項目現場,塊狀的建筑垃圾經過破碎篩分生產線的處理,已然破碎成相對比較小的顆粒,“蛻變”為再生粗骨料及再生細骨料。
沙浦村相關負責人表示,“移動式的建筑廢棄物循環利用點就在‘家門口’,不僅大大節約了我們改造過程中的清運處置成本,還幫助沙埔舊村改造的同時還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污染。”
“無廢城市”是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動力,也是城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路徑。為此,廣州城管部門還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以粵港澳生態環境科學中心(一期)項目為例,該項目共投入500輛燃料電池泥頭車,是全國首批氫燃料電池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落地示范運營項目。
運營企業有關負責人李榮軍表示,按每年工作300天、每天行駛300公里計算,500輛燃料電池泥頭車每年污染物的減排量相當于種樹約 300萬棵。
創新發展:智慧平臺提高建筑垃圾處理效率
要想高效、高質做好建筑廢棄物治理工作,實現智慧化管理是重要的創新舉措。
廣州城管部門積極推進建筑工地源頭視頻監控聯網,利用“廣州市智慧余泥監管平臺”集成管理,實施動態監管和遠程管控,建立視頻卡口抓拍執法模式。
在裝修垃圾的處置問題上,廣州也充分運用智慧化手段。比如開展裝修廢棄物全鏈條清運服務試點,構建智慧服務平臺,開發建立“渣土寶”微信公眾號,并參照“滴滴打車”的方式,市民群眾在微信公眾號自助下單約車,以互聯網服務平臺“點對點服務”的形式方便市民群眾,暢通服務渠道。
天河區市民小陳剛剛搬進新家,收拾出來三大袋裝滿水泥塊、碎磚塊的裝修垃圾,他表示,“一鍵下單”使得現在普通市民處置裝修垃圾越來越便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市民合理處置裝修垃圾的自覺度。
從2012年3月頒布實施《廣州市建筑廢棄物管理條例》,2018年開展國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工作,到2022年就《廣州市建筑廢棄物處置設施布局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這十年來廣州市城管部門不斷推動建筑廢棄物治理工作走深走實,更是以建設“無廢城市”為契機,著力解決城市建設需求與城市建筑垃圾處置能力之間的矛盾,持續推動廣州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原標題:廣州城管這十年②:一起探秘建筑垃圾處理的“廣州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