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PPP,大家能想到的是當年的爆雷事件。雷到一度讓各大環保企業都敬而遠之,然而最近卻成為了香餑餑。至于香到什么程度,看看入場名單有誰你就明白了。從光大水務、首創環保、長江環保集團、北排、碧水源到中建、中南設計總院、中鐵等等,大家都曾多次出現在入場名單上。
01 國央企紛紛帶資入場,PPP究竟有何魔力?
10月17日,湖南郴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郴州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開標結果公示,聯合體成員:三峽綠色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第四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長江三峽綠洲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湖南郴電國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454474.55萬元。
10月11日,湖州莫干山高新區污水處理廠一期清潔排放提標改造工程PPP項目單一來源公示,擬定供應商為湖州碧水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預算金額為14859萬元。
8月30日,懷柔污水處理廠和懷北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建工程及雨污水干線運維PPP項目中標結果公告,中標供應商為北京北排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預算金額94309.97萬元。
8月17日,煙臺市辛安河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PPP項目預中標公告發布,預中標供社會資本為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投標報價為建安工程費98802.8584萬元。
從上面數百億的PPP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家對這件事的態度,并不是來湊熱鬧,而是帶著錢來真槍實干的。這就很好的應對了PPP的雷區,因為PPP很大的雷點在于社會資本方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然而國央企最不差的就是錢了。當然這些國央企也不是傻子,進入這個市場一定是看到了一些信號。
02 政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PPP將成為重要抓手。
6月9日,水利部發布《關于推進水利基礎設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展的指導意見》,根據不同類型水利項目的功能屬性、投資規模、收益能力、運營管理等特性,加強政策支持和監管服務,實現水利PPP項目更好更快發展。
并且針對水利項目公益性強、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投資回報率低的特點,在合作方式上,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分類選擇合作模式。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靈活采用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移交(BOOT)、建設-擁有-運營(BOO)、移交-運營-移交(TOT)等模式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在政策上也提供了支持,將加大政府投資引導力度。采取直接投資、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財政貼息、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多種方式,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5月30日,人民日報發文,用好PPP,拉動基建穩增長。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應努力用好PPP這一成熟融資模式,更好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
從中央到地方紛紛點名PPP,可以看出PPP模式將成為重要抓手,同時也鼓勵大家參與到PPP項目里來。但是小編發現好像這些政策并沒有吸引到民企,因為民企不得不面對一些現實困境。
03 機會與風險并存的時代,民企何去何從?
對于民企來說,雖然有著一顆積極參加的心,但是不得不考慮一下現實風險。
1)PPP項目自身風險
PPP模式本身屬于政策產物,因此也是靠政策吃飯。然而對民企來說,在應對政策變動時明顯有弱勢。同時,民企對市場價格、市場需求、市場利率和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抵抗力也較弱。最后,民企在參與PPP項目過程中還需要面臨項目本身可能帶來的風險,比如不合理的工程設計、現場施工問題和不恰當的質量管理等。
2)PPP項目收益風險
在涉及到運營類或使用者付費類的項目時,會面臨定價不合理的問題;在PPP項目中,同時也會遇到補貼不明確的問題;在PPP項目中,民企往往承擔著與收益不相匹配的風險。
3)PPP項目融資風險
對于民企來說,融資本身就很艱難。因為相比于民企,銀行會更愿意把錢放給國央企。同時,民企對于其他融資渠道了解不多,因此不能同時開展多渠道融資。
那么對于想要參與PPP項目的民企來說,怎么才能避免這些風險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規避風險:
首先在選擇項目時,要注意項目自身的合法合規性,例如各過程性文件是否齊全、有無立項、后期有無可能存在項目土地無法及時獲取的問題等。
其次在選擇政府時,需要對意向合作政府的財政能力、履約能力和區域內其他PPP項目的開展情況做一個前期調查。
最后在選擇合作伙伴時,要整合多方資源、分散項目風險、方便項目融資。
當然做好以上幾點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自己修煉內功,畢竟專業的人才能干專業的事。
結語
無論是國央企還是民企,在對待PPP項目時雖有熱情但需保持冷靜,因為當年的雷就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同時,在國央企帶資進場的時候,民企應該做的是夯實內功,擦亮眼睛找準時機進入賽場。
原標題:PPP又“爆”了!八大國央企紛紛投資百億拿下PPP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