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必然要求。浙江位于長江入海口附近,處在中國海岸線的黃金中點。近年來,浙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進長江保護修復攻堅,共筑長江生態屏障。
一、全面完成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浙江行動
浙江始終把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放在突出位置,緊緊圍繞
《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印發實施浙江省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拓展延伸《行動計劃》實施范圍,全力推進并順利完成9個方面68項工作任務。健全共抓大保護落實機制,建立長江經濟帶負面清單,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動,實施省控以上斷面“一點一策”治理,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攻堅,強化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水產養殖尾水和船舶水污染物治理。同時,統籌推進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以河湖生態緩沖帶、農田氮磷生態攔截溝渠、水下森林、濕地保護修復、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等為抓手,積極探索創新水生態修復路徑。浙江的水環境實現了由“臟”到“凈”、由“凈”到“清”、由“清”到“美”的持續轉變,優美水生態環境逐漸成為美麗浙江的底蘊、共同富裕的底色、百姓福祉的底氣。數字化改革、“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水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環境問題發現機制等多項工作獲生態環境部肯定。2021年,浙江地表水國控斷面Ⅰ-Ⅲ類比例達到96.2%(其中,長江流域47個國控斷面Ⅰ-Ⅲ類比例為97.9%),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達46.5%,創歷史新高。
二、準確把握行動方案“五個更加突出”新要求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等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圍繞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范帶,聚焦4大攻堅任務、明確6項保障措施,提出了34項具體工作,體現了“五個更加突出”的新要求:一是更加突出水環境的系統治理和源頭治理,強化城鎮、工業園區、農業面源等“三源”共治;二是更加突出水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尾礦庫治理、草地和濕地保護,重要湖泊保護與修復和自然岸線生態修復等保護修復工作;三是更加突出空間管控,實現國土空間“一張圖”管理與生態保護紅線信息共享;四是更加突出依法治污,強化國家和省級層面的制度和標準供給;五是更加突出持續推動長江流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進一步優化化工園區的空間布局,嚴格落實流域內印染等重污染行業規范條件。浙江將準確把握《行動方案》“五個更加突出”的新要求,在更高站位、更高水平、更高標準上深入推進長江保護修復攻堅行動。
三、努力打造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浙江新高地
浙江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標對表《行動方案》,圍繞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的目標,認真制定實施浙江新一輪長江保護修復攻堅行動,錨定新目標、厚植新優勢、繪就新路徑,奮力實干爭先,努力打造長江修復保護攻堅戰浙江新高地。
(一)堅持問題導向,全力攻堅破難,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再上新臺階。持續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動,深入實施治水八大機制,全面落實國控、省控斷面“一點一策”治理方案,建立健全水環境控制單元矢量數據庫,全力提升流域污染精細化治理能力,實現從“點上治”到“面上控”。推進入河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實施入河入海排污口“一張圖”精準管控。深化城鄉面源污染治理,強化汛期污染治理,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深入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積極培育打造“污水零直排區”標桿工業園區、鎮(街道),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堅決打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開展主要入海河流(溪閘)總氮、總磷濃度控制,加強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
(二)堅持系統治理,強化生態修復,推動水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取得新突破。全面落實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態修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方案,實施八大水系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態健康評價,建立健全水生態考核機制,打造河湖生態緩沖帶等一批水生態修復樣板工程和實踐案例。不斷提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智慧化感知水平,全力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建立健全生態用水保障機制,制定重要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方案,著力提升水資源保障能力。加強海岸線保護與整治修復,推進重要濕地建設和紅樹林保護修復,構建陸海聯通美麗廊道。開展“排口治污、岸灘治亂、海域治違”專項整治行動,推動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指標體系、工作體系、評價體系。
(三)堅持數字賦能,推進整體智治,推動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實現新跨越。把數字化改革作為提升浙江水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根本出路和關鍵一招,實現多跨協同、凝聚合力。加快推進“五水智治”數字化建設,完善治水數智平臺,建設生態環境大腦“精準治水”“陸海污染統籌防治”模塊,深化“浙里碧水”“浙里藍海”“藍色循環(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等應用場景,建立問題及時預警、污染追溯閉環處置全鏈條智慧化管理機制。加快
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全面實現地表水省控以上斷面和縣級以上飲用水源水質自動監測站全覆蓋,實施主要河流斷面水生態質量監測試點,全面開展主要河流斷面水生態質量調查;加強遙感技術應用,建立海洋監測網絡,完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作為長江經濟帶唇齒相依、休戚與共的一員,浙江將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厚望囑托,在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上更進一步、更快一步,積極構建水美、岸美、產業美、環境美的新時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體系,為高質量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保障,不斷為保護母親河貢獻浙江力量。
作者: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郎文榮
原標題:長江攻堅戰行動方案 • 專家解讀⑧ |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 深入打好長江修復保護攻堅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