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解決汛期污染突出問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今年生態環境部相繼印發《關于開展汛期污染強度分析推動解決突出水問題的通知》、《關于加強2022年汛期水環境監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特別是近日,中國
環境監測總站印發《地表水汛期污染強度監測技術指南(試行)》,充分凸顯了汛期環境監測對水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力合科技汛期污染強度監測方案基于政策需求,圍繞汛期污染強度監測工作的要求與汛期污染防治的痛點,重點關注地方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的問題。通過專業化環境調查,摸清地區汛期水環境污染情況,采用以雨量觸發為主的智能化汛期采樣策略,搭建“自動站+戶外微型站+智能采樣終端”的組合式站點網絡,搭配力合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構建緊扣汛期實際污染問題需要的汛期水環境監測及應用體系。

方案架構
關鍵裝備
以戶外微型站、智能管控終端為主力設備,成本經濟、運維簡便,設備符合《汛期污染強度監測技術指南(試行)》所有技術要求,同時可提供便攜智能采樣終端與多功能采樣瓶,更低成本、更靈活。
應用平臺
力合科技一直致力于生態環境數字化管理產品的開發,在本方案中,所有的監測資源將通過統一的中心平臺進行管理,實現項目信息化運轉。利用項目數據資源,可根據地區需求定制化平臺應用,包括汛期污染強度計算分析、汛期水質保障策略、汛期污染溯源排查、汛期污染預警、多維數據分析等功能,指導和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方案優勢
擁有雨量、水位、流量、視頻等多種觸發采樣方式,采樣時機更精準;高效AI自動化實驗室,與采樣設備形成配套的自動化采樣+檢測體系;多款高于業內標準的采樣與在線監測設備,搭配靈活、經濟可靠;體系的信息化程度高,響應更迅速,溯源更精準,應用更豐富。
應用案例-01
雄安新區白洋淀水環境質量精準監控及決策支持服務項目
對雄安新區白洋淀汛期水質汛期整體不穩定的情況,我公司駐白洋淀團隊為安新縣生態環境局提供了汛期應急監測、淀中村巡村摸排、入淀污染通量核算、淀內高密度采測、污染溯源分析等一系列服務,為淀區的汛期水環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項目成效
標繪了全淀區流向圖,核算了入淀污染通量,分析了汛期外源匯入的貢獻;摸清了污染來源,為精準治理提供了指導性意見;摸清了淀區的水平衡關系,防范了汛期偷排漏排污水入淀;對淀區內村莊實施一村一策管理,形成了村級考核方案;2022年汛期淀區各水質指標較2021年均有顯著改善。
應用案例-02
昆明市滇池流域水環境精細化管控監測項目
圍繞滇池流域具有明顯的汛期整體河道水質變差現象,我公司采用“自動監測+自動化采測+人工排查”結合的監測網絡方式,對滇池流域在旱季進行自動監測、雨季自動監測+觸發采樣+人工排查,深入解析了汛期污染負荷特征與來源,為昆明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滇管局、城排等業主單位提供了汛期污染防控的數據支撐。
項目成效
水文、水質聯動數據實時上傳至平臺,實現了汛期水環境管理信息化,輔助業主決策;通過降雨和水質數據的聯動分析,摸清汛期水文與流域水質變化的關系;實現35條入湖河流的總污染通量核算,為業主找到主要污染輸入,明確污染防治重點;對汛期污染河流進行了多次溯源排查,為鎖定汛期污染來源、實施精準治理提供了指導性意見,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原標題:重磅推出丨地表水汛期污染強度監測解決方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