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卡塔爾世界杯全程都在爆冷,聽說卡塔爾為舉辦世界杯砸1.6萬億元人民幣,包括專門用450億美元在沙漠中造了個城——Lusail(盧賽爾)都不算個事兒,聽說沙特阿拉伯官宣要用1萬億美元(差不多7萬億人民幣)造的沙漠新城NEOM真開工了......
不過,沙特想建的這座城可真的不簡單,顛覆世界認知不夠,要匯集世界所有尖端科技不夠,更要挑戰成為史上最復雜、最具挑戰性的建設項目之一,還要建造【世界上第一個零重力垂直城市】,用沙特王儲的說法,希望NEOM里的THE LINE成為“金字塔般的存在”。簡單說,沙特就是要用錢人造奇跡。
其實這個想法2017年就從沙特王室漏了風,了解NEOM到底在設想中是什么樣的人都知道,這確實引起了跨界巨震。但其實沒有多少人看好,卻總是能聽到一些項目推進的消息。12月6日(2022年),新華社消息稱,中國企業參與了NEOM城建的“地基”項目,并且會采用新型材料實現對土壤的保護,堅持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高標準,“努力建設一個綠色的未來城市”。
不得不說,與號稱“基建狂魔”的中國合作,NEOM新城建設似乎增加了那么一點點可能性?當然,沙特的“瘋狂設想”目前認為“不可能實現”的人還是居多一些。
業界分析,沙特謀劃這座NEOM新城除了腦洞夠大,錢夠多,探尋深層次的原因就不外乎是兩個字——焦慮。源于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焦慮,源于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地位”上升的焦慮,也源于石油資源早晚會枯竭的焦慮。
這很好理解,沙特獨特的氣候起初造成了貧瘠,但隨著石油礦藏的一一出世,卻也造就了驚人的“石油財富”,說是一個建在“黑金”上的王國也不為過,與其他石油大國一起(主要就是OPEC)壟斷了世界石油市場。但也只是石油,近年來全球再生能源之風吹得正盛,多國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從傳統汽車禁售時間表、光伏與風電平價上網、頁巖氣開發技術逐步成熟,到核能發展向好、氫能產業突飛猛進......都在不斷壓縮石油市場份額。
剛剛國際能源署才發表《2022年可再生能源報告》,稱各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明顯提速,預計5年內全球裝機容量增長將占全球電力增量的9成以上,到2025年初就可能會超過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來源。
我們國家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目前能源結構根本轉折點還未到來,石油煤炭利用規模還很可觀,但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風能和太陽能生產國,且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也穩居世界第一。按照規劃,到2025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將在社會用電增量中超過一半。“把40年當100年過”,我國在正式提出“雙碳”目標的時候就已經意味著要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潛力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壓榨到極致。
2021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已經達到了25.5%,10年內提升了11個百分點,真的能稱得上是在“玩命”減碳了。那么就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來說,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是共識,在綠色低碳發展中尋求新的突破路徑是剛需,速度總不會很慢。
這也就能理解,沙特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并且在提出NEOM建設的時候就已經謀劃好要發展能源與水源、電子技術、生物科技、食品、數字化科學、先進制造業、傳媒與娛樂工業九大產業,要“聚集世界上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要打造新的旅游勝地(沙特希望到2030年每年能吸引游客1億人次,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0%)。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沙特“夢想中”的NEOM一旦建成,恐怕真的會挑戰全球所有城市的建設規劃。尤其是THE LINE,一座長達170千米,寬僅200米,橫跨沙漠和山地的“加長版”城市。要知道,沙特境內的大內夫得沙漠南北寬也不過250公里。
THE LINE城如其名,如一條線,高度或將達到500米(上海東方明珠高468米),規劃中不用開路,沒有汽車,嚴格說是沒有私家車,因為沙特或將引入飛行出租車,并且建筑底部直接通高速列車(城市頭尾通勤20分鐘左右),全城采用可再生能源驅動。不僅如此,THE LINE大約95%的土地都會得到保護,建筑開放垂直綠色空間(類似垂直森林的升級版)。總結一下,這座城市能讓你從家里上兩層就到達工作單位。
據悉,沙特已經宣布要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去年,有消息稱,沙特與Volocopter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將為NEOM打造定制公共垂直移動系統,今年初追加了1.75億美元投資,目前已訂購15架飛行出租車。另外,11月,NEOM發起人還在柏林和巴黎舉行了路演,尋求投資與合作,據悉這種活動他們也在英國和美國等地舉行過。
建設方面,中國建筑10月發布公告稱,獲得了NEOM新城交通隧道(山區部分)二、三標段項目,項目金額78.6億,該項目是The Line的先導項目。沙特希望2024年就能迎來第一批居民,2030年初步完工,計劃可能需要50年的時間逐步完成整個NEOM新城設想。
坐擁世界上最大碳足跡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沙特阿拉伯,同時GDP來源如此單一,國內尚不能實現“零排放”,就干脆新建一個零排放城市?理論上來看,城市碳排放基本來源于工業、建筑、交通三個大類,NEOM只用清潔電力,只發展尖端科技,整城智能,除了“地鐵”和飛行出租沒有任何交通線,垂直農業自給自足,只要能完全實現生活零排放(包括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確實能更輕易達到“零排放”。
但是,業界普遍認為,咱都不說沙特內部的一些政治、文化、歷史等因素了,就這種超前規劃看,很多都過于理想化,真想造出這么個“零排放”城市太不容易。另外,有一說一,這種超級工程本身,就是巨大的碳排放源。
那么對于這樣一個理想中的“未來之城”、“零排放之城”,你認為能否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