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月,寧德時代占據國內動力電池裝機總量超50%,毫無懸念地穩居第一,比亞迪憑借26%的占比緊隨其后,與第三中創新航的約6%拉開差距。今年1-11月,寧德時代累計裝機量占比已超過48%。無論業界此前出現了何種傳聞,最終的市場業績表明:“寧王”依舊能打。
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后半程——回收上的動作也不少。11月,工信部展開第四批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企業白名單征意,寧德時代下屬孫公司再次入選。早在2018年工信部發布的首批白名單中,寧德時代子公司邦普循就已經入選。據悉,邦普循環由寧德時代持股52.87%,業務涉及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能量回收系統研發等等。
前不久,寧德時代吳凱公開透露,邦普循環已經建立起221個電池回收網點,2021年回收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全國占比50%,中長期發展勢頭不改。
通過回收緩和鋰資源供求緊張局勢,寧德時代失算了
11月以來,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均價持續飆漲,價格一度沖破60萬元/噸,相較于2020年低谷時期的5萬元/噸,漲幅高達12倍。對于中下游的電池、整車企業來說,有“鋰”走遍天下的形式目前看來還是難以改變。
而為了應對日益高漲的鋰價與緊張的供求關系,制造商們紛紛將目光轉向了回收業務。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表示,寧德時代對于鎳鈷錳的回收率已經達到99.3%,鋰的回收率達到90%以上。他預測,到2035年,通過回收獲取的電池材料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市場需求。而且這些退役的動力電池如不能進行妥善處理,對于生態環境也是一大隱患。
同樣看中動力電池回收這條賽道的還有固廢處置領域的巨頭,如格林美。前不久,格林美董秘公開表示稱,“一般一噸廢舊鋰離子電池中含鋰約1-2%,故1萬噸可回收100-200噸金屬鋰。”盡管券商預計其按金屬鋰計算比例會更低,但相較于“瘋搶”鋰礦廢料的現狀,還是會起到一定的緩和作用。
然而隨著眾多選手蜂擁而至,廢舊動力電池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據報道,去年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才3000多元一噸,現在市場價已經到了3萬多元,短短一年多時間漲了10倍。寧德時代理想中通過動力電池回收稀釋鋰資源價格的情形尚未出現,廢舊動力電池的價格卻先被碳酸鋰價格反向帶動。
都想開采“車輪上的礦山”,市場魚龍混雜
工信部發布的四批回收白名單企業已累計超過80家,而包括這批“正規軍”在內,國內目前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已經超過3.8萬家,僅在2021年就新增了2.4萬多家,同比增長超630%。企業一哄而上,無非是看中了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發展前景。根據預測,到2030年,動力電池回收體量將有望超過230萬噸,對應著近1100億元的市場規模。
出乎意料的是,2018年-2020年,“白名單”企業僅回收到的退役電池占比不到20%,剩余的廢舊電池則都被一些“小作坊”收入囊中。顯然,這些“小作坊”很難具備完善的回收利用資質,甚至在環境風險預防和處理上“一問三不知”。
天能股份董事長曾公開表示:“建議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出臺《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配套措施,嚴厲打擊把廢電池出售給沒有處置能力的無資質企業或二手經銷商。”
不過,像寧德時代這樣的頭部電池、整車企業,也正在加緊開發電池“新玩法”,從源頭采用租賃、換電等方式,直接實現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據悉,寧德時代已經在貴陽啟動了EVOGO換電服務,這一模式將讓電池一直掌握在制造商手中。
申明:本站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并且鄭重提示所有閱讀者,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的參考意見和依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