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2022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以下簡稱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初評工作。針對初評審中發現部分縣域暴露出的環境質量下降、生態環境保護管理不到位、生產開發影響自然生態及占用林地現象增多等問題,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于2022年12月7日在南寧市召開全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初審結果反饋會,將初評審結果及相關問題向有關縣人民政府進行及時反饋,并提出五項整改措施要求,指導各有關縣域做好問題整改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工作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各有關縣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生態保護工作有機銜接,將這項工作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切實把縣域生態環境保護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健全責任機制。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涉及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水利、林業等諸多部門管理工作,靠生態環境部門單打獨斗不可能做得好。各縣要建立評價考核工作目標責任制,將相關職責任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建議各縣把這項工作納入對各部門的績效考核當中,進一步壓實責任,完善壓力傳導機制。
三是加強統籌協調。要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健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確保工作統籌協調,順暢運行;要健全生態保護協同共管機制,推動將生態保護修復、環境污染防治、綠色協調發展、城鄉人居環境改善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加強信息共享,各部門定期通報生態保護修復進展、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情況,加強協同配合;要及時關注生態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及生態環境問題,精準制定環境質量改善措施,防止環境質量下滑。
四是重視材料質量。從每年評價考核工作情況來看,不少縣域報送的評價考核報告和材料質量都不理想,不能充分體現各縣工作開展情況和成效。建議各縣以縣政府辦公室為牽頭單位,成立工作專班,落實專項工作經費,加強工作統籌組織,要組織對生態建設、環境管理等重點工作進行認真梳理,集中會審自查報告,嚴把材料質量關,力爭提交評價材料全面反映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縣也可以聘請第三方技術機構協助編制報告,準備評價考核材料。
五是強化規則理解。各縣要積極安排人員參加區域生態質量、縣域生態評價考核等各類專題培訓,及時傳達學習有關政策文件精神,加強對“十四五”指標體系的掌握理解,認識規則,理解規則,尊重規則,并融會貫通到實際工作當中,努力改善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考核成績。
會議要求,各有關縣針對本次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考核初評反饋問題,要明確責任部門,落實專人負責,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工作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安排,統籌有序推進各項整改任務,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環境質量得以提高,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本次會議采用視頻方式開展,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監測處、水處、大氣處、生態處相關負責同志,自治區生態
環境監測中心相關負責同志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會場參會,上林縣、融水苗族自治縣、東蘭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忻城縣人民政府分管生態環境工作縣領導、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同志在各視頻分會場參會。
原標題:“五項措施”抓整改,扎實推進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