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20時,由中國能建華東院、安徽電建二公司和建筑集團聯合總承包建設的安徽淮南潘集電廠一期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1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機組保護投入率、自動投入率及機組平均負荷率均達到100%,機組運行平穩、汽水品質合格,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
一家人一家親 合力續寫新作為
作為安徽省“十三五”規劃建設的重點能源項目以及安徽省政府要求參與省2022年“迎峰度冬”電力保供項目,安徽淮南潘集電廠一期建設工期緊、任務重。項目采用聯合體總承包模式協同經營,中國能建旗下骨干企業協同作戰,“一家人一家親”的氛圍濃厚。
開工建設以來,項目團隊發揚“能吃苦、會干事、善管理、敢擔當、勇作為”的團隊精神,加強組織協調,優化施工方案,解決疫情期間人員流動受阻、設備物流不暢等諸多瓶頸,在確保現場疫情防控零感染和工程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效地保證了1號鍋爐水壓試驗、廠用電受電、汽輪機扣蓋、鍋爐點火、汽輪機沖轉、機組并網、168小時試運“七個一次成功”,為1號機組按期投產發電提供了有力保障。
”黑金之能“的綠意表達
據項目部技術負責人介紹,“潘集電廠建成后,將通過傳統能源清潔化利用,帶動新能源規模化開發,推進‘風光火儲一體化’建設。”潘集區,這個昔日的采煤塌陷區,一副和諧美麗的發展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綠色,體現在每一處細節,融入項目建設的全流程。從外觀設計到主體建造,均可看到節能環保的設計和建設理念。
項目團隊從工程計劃開始便精心部署,現場設置揚塵、噪聲、大氣監測設備,采用防塵網覆蓋裸露回填土,使用
霧炮機,有效控制揚塵;在加工場設置沉淀池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防腐噴砂時設置空氣凈化裝置,焊接作業使用煙霧收集器,廠房安裝防噪音窗戶。通過新技術、新材料的廣泛運用,多措并舉推進綠色施工。
科學先進的工藝,賦予項目綠色內涵。現場標志性建筑冷水塔、煙囪,曲線優美,光潔如玉,詮釋出清水混凝土的美。能建工匠們精心打磨,追求最強質感,清水混凝土質量工藝遠超預期,構成施工現場一道靚麗的景觀。
古徽州文化與現代建造藝術的融合,傳統煤電與綠色能源的碰撞,從主廠房到加工區,從生活營地到辦公場所,高顏值與高品質相得益彰,呈現出綠色環保的現代化工地新氣象。
”錙銖必較“的團隊
潘集電廠一期項目,依托資源優勢,可實現煤炭就近高效清潔利用、就地轉化,將成為全國礦區資源綜合利用和煤電一體化的典范,每年可供電約66億千瓦時。項目采用的二次再熱技術,是煤電高效清潔利用的先進水平,污染物排放標準控制低于天然氣發電。
當團隊遇上項目,“精益求精”“錙銖必較”是一如既往的習慣與作風,更是不變的匠心與情懷。
2022年7月24日,1號機組14米汽機平臺,重達72噸的發電機轉子,經過工作人員三個小時的精準操作,成功穿入定子,最小間隙控制在44.5mm之內。“錙銖必較”的團隊,在“煤電一體化“二次再熱燃煤機組建設中,以匠心與智慧,提供了全新的“能建方案”。
時代潮流滾滾向前,當活力迸發的新淮南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不斷超越、追求完美的中國能建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情懷與勤勞的雙手,打造一座國家級現代化綠色能源基地的示范工程,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為能源之城乃至長三角區域的綠色發展再添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原標題:“能源之都”項目上新,又一臺清潔高效智慧煤電機組投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