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中國能建廣東院牽頭EPC總承包建設的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一葉新綠“長”在神泉。
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海上風電場項目,是我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單機容量在10兆瓦以上的海上風電項目,也是“十四五”時期粵東地區首個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2兆瓦,布置34臺11兆瓦風力發電機和16臺8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
其中,11兆瓦風力發電機組是目前商用單機容量最大機型,葉輪直徑208米,掃風面積達4.7個標準足球場,單臺風機年設計發電量可達3820萬千瓦時,可滿足約1.9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17.43億千瓦時,等效節省標煤約5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0萬噸,將大力推動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為粵東經濟低碳發展、廣東加快實現碳中和目標注入新動力。
神泉二項目自2022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在各方一道全力奮戰下,科學組織設計、采購、施工、智慧系統等各個環節,創造了海上風電“當年招標、當年開工、當年全容量并網”的新紀錄,樹立了廣東能源建設史上的又一座豐碑。
針對神泉海域表層軟土多、水動力較強、臺風頻發等情況,廣東院設計團隊開展了大量有針對性的風機基礎結構優化設計工作,充分證實了11兆瓦大容量機組單樁基礎在35米以上水深海域應用的可行性。其中,35號11兆瓦風機單樁長度達112.68米、直徑達10.5米,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單樁基礎。
為了滿足苛刻的海底環境要求,神泉二項目還在廣東省海域內首次采用66千伏集電海纜,既降低了電能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也大幅提高了海纜敷設效率。
大容量風機的投入使用,對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都是考驗,神泉二項目僅用鋼量就超過15萬噸。針對疫情導致的設備生產延誤情況,廣東院采購團隊開啟了高效的精細化末梢管理催交模式,深入鋼板、法蘭、風機大部件及葉片模具等設備制造廠商生產一線,主動協調跨地域運輸保供應。通過監造、催交、發運一體化管控模式,及時解決生產環節痛點,充分挖掘生產要素潛能,提出關鍵路徑工序優化方案,有效提高了催交針對性,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為項目建設最大限度爭取了黃金窗口期。
受突發疫情、高頻臺風等因素影響,神泉二項目的施工窗口期較原計劃縮短近40天。如何抓住這極其有限的窗口期,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全部施工作業,是擺在項目部面前的一大難題。
為此,廣東院項目部竭盡全力協調各方資源,將施工作業船機增加至17艘,實現8個風機吊裝工作面同時施工。同時,安排包括“海龍銘”、“國海安鴻”等目前國內最大系列波浪補償船用于冬季施工,確保安全實現全容量并網目標。
為充分利用好以小時計算的施工窗口期,項目團隊每天開展桌面推演,將施工計劃細化至每一道工序,精確安排每天的設備運輸、現場安裝、調試并網等工作,在參建各方的通力合作下,創下了多項海上風電建設新紀錄。
為了更好地協調設備制造和施工作業,廣東院項目團隊還創新開發了海上風電智慧管控平臺。該系統首次推出高度可視化的“作戰指揮圖”,打造集預測、控制、反饋于一體的施工過程管理方案,向參建各方高效傳遞海上建設的關鍵信息。
同時,系統還搭建了海上風電建設全過程數據庫平臺,實現了設備生產、物料運輸、船舶調度、調試運維等關鍵數據在同一系統地高度集成,大幅提高參建各方溝通效率,助力項目全過程進度管控、優化決策,將海上風電項目數字化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編輯|馬新政
來源|中國能建廣東院
原標題:208米,502兆瓦!海上風電巨人全員集結,呼風“換”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