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瑤海區作為老工業搬遷改造區,土壤治理和修復成為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頭戲。近年來,瑤海區共有馬合鋼、氯堿化工、老合鋼等三大污染地塊,總占地5204畝,在土壤修復復雜的多項生命周期中,合肥市瑤海區生態環境分局全力保駕護航協助開展土壤治理和修復,同時不斷從監督和管理方面入手,探索土壤環境監管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幫助2049畝污染土壤順利完成修復,成功出庫。
01 全周期參與,協助系統修復。
參與《合肥東部新中心瑤海片區工業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治理修復五年實施計劃》編制,并以實施計劃為總體指導,高標準開展底數摸排,提前預警修復各環節風險,累計完成50個地塊完成場地調查及系統錄入;以“調查-評估-修復-監測-利用”瑤海模式為工作體系,全生命周期參與地塊工作和項目評審,全面掌握地塊特點,為監管做好鋪墊;根據區域土壤質量與項目的成熟程度、復雜程度,結合東部新中心片區規劃和建設時序,對污染土壤實施分類、分區防治、重點監管;截至目前,已高質量完成第一批次馬合鋼地鐵6號線站點等4個地塊出庫、氯堿化工東二地塊場內修復,釋放建設用地2049畝,第二批次馬合鋼中部片區A、B、C地塊已進場施工,氯堿化工東一A、B地塊即將招標。
02 以他山之石,助力規范治理。
在面對經驗不足、人員不夠、專業性不強的三大困境中,想盡辦法積極學習和開拓,一是向修復主體單位學習管理經驗,從土壤修復“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出發,學習創新的土壤污染地塊治理工作模式,總結“1+1+4”全國首例特色修復工程施工和管理經驗。二是借力土壤修復大平臺,向“1”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和安徽省環科院的環境咨詢專家團隊學習,在“事前”方案制定時,掌握土壤和地下水修復全流程規劃。三是攻克難題和盲區,向另外一個“1”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工程全過程咨詢單位溝通學習,加強“事中”管理,掌握優化施工組織方案、把控治理政策和修復工藝、推行施工標準化操作。四是利用好環境監理單位力量,以月報形式掌握和了解土壤修復工作開展情況,定期會同環境監理單位開展現場檢查,并開展第三方
環境監測,確保環境治理項目廢氣、廢水等污染物達標排放。
03 創新監管,凝練瑤海經驗。
分局與東部新中心通力協作,助力工程實踐經驗凝練出土壤修復新模式,形成土壤污染修復“合肥經驗”,同時在環境監管領域中探索“瑤海經驗”;積極申報土壤中央項目資金,以氯堿東一A地塊為案例,探索“綠色低碳化、生態友好化”修復模式,提供綠色可持續、經濟可行的的土地安全利用開發路徑;將外運水泥窯處置污染土壤納入固體廢物信息平臺管理,保障每一車污染土的“出”“入”處置有序;以污染治理經驗催生科研成果提升產業發展,探索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協助起草新標準、新規范,正在組織編寫和申報安徽省地方標準2項,行業定額標準1項,把握“定價權”、加大“話語權”。
原標題:合肥市瑤海區生態環境分局探尋土壤環境監管新模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