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時間”開啟,很多相關話題都上了熱搜,足以證明其關注度。而最近,也有很多人關心,春節時期的大面積人員流動,以及即將到來的春運是否會造成感染高峰,加大疫情風險。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回應稱,不一定,因為很多地區已經渡過了高峰期。
很顯然,近段時間,醫療醫藥類相關信息大家都很關注。比如剛剛結束的醫保談判,上文提到的春運,以及各地醫療資源供應等等,在這樣的情勢下,醫療廢棄物處置自然更不能放松。
池州,涉疫醫療廢棄物收集率100%,處置率100%;合肥,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由53噸/日提升至300噸/日;重慶:醫療廢物處置費用計入醫療服務成本,不得向患者另行收取;開封,南寧市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醫療廢物處置廠項目開工;湘潭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項目試運行等等,這些消息接踵而至。
2022年6月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表示,近三個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540個醫廢集中處置單位,集中處置能力達215萬噸/年,相較2019年底提高39%。2021年,全國累計處置醫廢140萬噸,產生的醫廢全部妥善處置,涉疫醫廢做到日產日清。
醫療廢棄物,一般分為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化學性廢物和藥物性廢物五類,抗疫這幾年,全國醫療廢棄物處置能力快速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這點毋庸置疑。
當然,需要承認的是,2020年對于醫療廢棄物處置來說是個極其特殊的十字路口。
2020年2月,十部門出臺《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到2022年6月底前,實現每個縣(市)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然后4月,眾所周知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就出臺了,緊跟著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7部門就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醫療機構廢棄物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即5月到12月。
緊抓醫療廢棄物處置,截斷傳播途徑,是2020年很鮮明的特征。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18.1億元,支持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項目,主要用于支持大城市醫療廢物處置應急備用能力建設、醫療廢物處置能力補短板和提質擴能以及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能力建設等項目。
進入2022年,全國奔著上述目標著力強基建、補短板、重監管。一方面,醫廢處置的數字化建設如火如荼,另一方面,醫廢處置從無害化向資源化升級,安全和資源兼顧的難度更大了,對危廢處置企業的要求也更高了。
在規范方面,《醫療廢物微波消毒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29-2021)、《醫療廢物化學消毒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28-2021)、《醫療廢物高溫蒸汽消毒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76-2021)、上海《動物診療機構醫療廢棄物分類處置規范》(DB31/T 1344-2022)、上?!夺t療機構輸血標本運送與廢血袋回收管理規范》(DB31/T 1335-2021)等標準已經陸續落地。
極為特殊的危險廢棄物——醫療垃圾需要妥善處理,在危廢處置能力基本完成補短板后,增強危廢監管能力,增強危廢溯源能力等或將成為新的訴求。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