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垃圾焚燒行業市場容量逐漸降低,國補退潮等外部政策影響,固廢市場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環保企業普遍思考應對之道。在近年的固廢戰略論壇上,不少企業談及如何探尋自身的“第二增長曲線”。
“在‘第二曲線’理論中,連續性創新不可能無限持續下去,一定會到達極限點”,首創環保集團副董事長,首創環境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國憲在“2021(第十五屆)固廢戰略論壇”上表示:“極限點是任何S曲線都無法逃脫的宿命,此時,無論企業多么努力,也無法取得快速進步,只有不斷攀登和跨越第二曲線,才有可能讓企業基業長青,持續擁有精彩的未來(詳情點擊:曹國憲:唯變不變時代,首創環保集團的固廢產業布局)。”
2011年,首創環保集團以垃圾焚燒業務為起點進入固廢領域,集團固廢業務平臺——首創環境旗下子板塊在各自的希望曲線上不斷攀升,快速成長為多領域的固廢綜合服務商。憑借固廢板塊雄厚的業績版圖及突出的綜合實力,在十一年間,首創環境十一次當選中國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
2022年,首創環保集團固廢板塊持續發力,一方面業務拓展著手于集團“輕重并舉”的戰略思路,另一方面自身建設實現提質增效,由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實現了不少突破。僅上半年,首創環保集團固廢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8.54億元,同比增長31.65%,新增6個進入商業運營階段的項目,合計設計產能4,200噸/日;上半年累計上網電量9.1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6.68%,為集團整體業績提升貢獻了穩健力量。
01 城市深耕策略顯著,固廢布局縱橫發展
在“十四五”期間,垃圾焚燒市場已經進入到成熟期,大規模的焚燒項目建設時代也暫告一段落,據中國固廢網最新報道顯示,2022年上半年新增項目數量同比2021年上半年減少四分之一,新增規模減少三成多。
面對有限的市場空間,不少垃圾焚燒企業開始思考應對,梳理首創環保集團固廢板塊的項目拓展路徑也不難發現,其“產業鏈橫縱向拓展”戰略路線非常清晰,即以生活垃圾為主線,形成了以焚燒為核心,清掃保潔、收運、焚燒、填埋等縱向協同,同時生活垃圾焚燒與工業垃圾、污泥、餐廚等多元垃圾種類處理的橫向協同的固廢業務布局。
2022年9月,首創環境中標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BOT項目。方城項目是固廢板塊今年為數不多的重資產投資,卻凸顯了首創環保集團固廢板塊通過“深耕城市”策略去服務客戶的有效性,同時展現各版塊之間深度鏈接,伴隨城市的發展,實現業務拓展。
方城項目總投資36069.97萬元,日處理規模600噸。此前,固廢板塊已經在南陽地區已經擁有南陽南水北調匯水區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南陽唐河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兩個垃圾焚燒項目。項目建成后,在南陽市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的日處理規模累計近3000噸。
十四五期間,由于政策的不斷傾斜,河南省固廢市場呈現爆發之勢,是不少垃圾發電企業的必爭之地,河南地區也盤踞了不少極具實力的地方國企。方城縣所在的南陽市,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保護區及渠首所在地,區位優勢明顯。
實際上,首創環保集團在河南布局已久。2015年,首創環保集團正式投身南水北調國家戰略。先后承接南陽淅川、西峽、內鄉三縣26個城鄉污水處理廠投資運營項目,為匯水區水質安全提供保障,運營期達30年。
在集團水務、固廢聯動協同思路的指引下,2015年底,固廢板塊成立南陽首創環境,進軍南陽固廢市場。在河南另一重點戰略區域新鄉,首創環境與新鄉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探索城鄉一體化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泥處置、河流治理、再生水利用、大氣治理等統籌規劃、建設和管理“市域全環境綜合治理”的新模式。
同年,首創環境的中標項目集中爆發,攬獲新項目超10個,在河南地區攬獲3個,其中就包括位于南陽的淅川、西峽、內鄉三縣南水北調匯水區鄉鎮垃圾收集、轉運、處理一體化項目。
該項目業務包括接收 24 座垃圾填埋場和 5 個中轉站,逐步搭建鄉鎮區域的垃圾收運系統,范圍涵蓋南水北調匯水區3個縣29個鄉鎮6330平方公里,收集和處理生活垃圾23000噸。在接管運營過程中,為解決當地鄉鎮垃圾處理點多面廣難題,首創環境創造性地實施區域化管理,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編制了《南水北調匯水區域鄉鎮垃圾衛生填埋場運營手冊》,從收集、轉運、稱重計量到作業填埋的每一道工序,實現了項目的科學管理。憑借群眾滿意度高、社會影響大、具有示范推廣價值的優勢,2017年,該項目被評為全國“2017民生示范工程”。
以此為基礎,2018年,首創環境在南陽地區相繼收獲南水北調匯水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日處理規模1000噸);唐河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環保能源熱電聯產)PPP項目(總投資4.2億元,一期日處理規模800噸)。兩個項目的縱橫協同發展,讓首創環境在南陽地區形成了涵蓋垃圾收運、填埋、焚燒發電、生物質發電4個業務類型的“3+4”產業發展“作戰地圖”,實現在南陽地區扎根的同時,也為此后發展南陽市及周邊地區項目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年,首創環境在新鄉地區的一大焚燒項目——新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處理規模達1500噸/日。2020年,南陽垃圾焚燒項目和新鄉垃圾焚燒項目成功點火,這兩個項目是繼南昌項目和惠州項目之后又新增的兩個千噸級以上焚燒發電投產項目,四個項目共同構成了首創環境焚燒業態的支柱。
目前,集團固廢板塊在河南、江西、京津冀多地形成了明顯的區域優勢,在全國范圍日設計產能達38594噸。
在“城市深耕”策略的支持,以及固廢板塊縱橫向拓展的戰略布局下,集團固廢板塊大量儲備項目的陸續投運,行業普遍認為,首創環境在手訂單充足,預計固廢業務會成為集團在“十四五”期間強勁的增長點。
02 戰略選擇進退有度,資產布局進一步聚焦
2022 年 3 月,首創環保集團發布公告,同意首創環境轉讓其控股子公司Beijing Capital Group NZ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 100%股權,標的公司為公司新西蘭固廢處理業務,價值為19億新西蘭元,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9月,股權轉讓協議正式交割,讓這宗當時中國企業在環保領域的最大海外收購案告一段落。將時間線拉回到8年前。2014年,首創環境收購新西蘭一固廢資產,收購標的是新西蘭大型廢棄物處理服務商之一,市場占有率達到41%。
此后,集團的固廢業務在海外的市場份額劇增,服務客戶超過30萬名。在新西蘭市場的多年深耕,對于集團的重要性不僅在于海外市場的拓展與增收,更具意義的是,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首創環境將世界領先的生活垃圾收儲運一體化技術及管理經驗成功引入國內,并逐漸在國內環衛市場形成了有著首創特色的業界高端標準和先進經驗。基于此,首創環境在國內垃圾收儲運業務蓬勃發展,立足北京、布局全國,實現為各地提供區域化、協同化、一體化、一站式的生態環境綜合解決方案。
根據已披露的出售資產公告,出售新西蘭資產預計產生投資收益約合人民幣30.21億元。行業普遍認為,首創環保集團出售新西蘭公司,在使集團獲得了良好的投資回報的同時,也更好的讓集團資產布局進一步聚焦。
實際上,首創環保集團一只手在為新西蘭項目畫上句號的同時,另一只手也在搶占國內市場的先機。2022年,首創環境環衛業務捷報頻傳,實現了突破式增長。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年,首創環境在環衛市場中標項目9個,新增合同金額超10億元,成功躋身環衛行業“10億俱樂部”,從區域上看多點開花,包括在北京、河南、山東、浙江、湖南等多個重要戰略區域。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河北深州項目。2022年6月,首創環境中標河北省深州市城區環衛特許經營項目,合同總額超4億元。該項目是首創環境首個一體化、年限長、金額大的環衛特許經營項目。
相比其他細分領域,近些年,環衛市場因其輕資產、現金流穩定、實現高盈利的特征優勢,正成為固廢領域發展的希望擔當。在趨于白熱化的競爭下,環衛市場的格局也在發生重大變化,從2022年環衛中標項目和中標人之間的關系來看,地方保護主義色彩可謂十分濃重,大抵都屬于“本地國企中標本地項目”的類型。
深州項目的中標,是集團“深耕城市”戰略的又一次成功實踐,也是集團積極響應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多年來投資深耕京津冀區域市場取得的豐碩成果。
深州地處環渤海、環京津冀“兩環經濟圈”內,區位優勢明顯。早在2019年,首創環境中標深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負責深州轄區范圍內全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助力深州市生活垃圾處理實現從“衛生填埋”向“焚燒發電”的跨越。深州環衛項目的拓展,進一步完善了首創在深州的固廢業務產業鏈,實現生活垃圾“投、收、運、處”完整閉環。
事實上,首創環保集團在京津冀地區早早布局,打下了很好的項目基礎。不僅在2017年,大手筆收購13家子公司(14家地表水廠),大舉開展雄安新區業務布局。還在水固協同效應下,2019年,首創環保集團與首創環境全資子公司北京首創環境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體拿下雄安新區白洋淀農村環境問題一體化綜合系統治理先行項目。作為首創環保集團首個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公共衛生一體化治理項目,雄安首創用匠心和品質極大提升了白洋淀周邊農村的基礎設施與生活環境,為服務祖國千年大計貢獻出了國企力量。
不僅是在雄安新區,近年來,首創環保集團重點服務國家發展重點區域,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區、奧運村地區,并先后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全國兩會、北京冬奧會等重大活動提供了堅實的服務保障,形成了良好的客戶口碑。2022年5月,首創環境在北京環衛市場連中三標,成功中標北京市朝陽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道路清掃保潔項目、東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一所道路集約化作業項目及湖南永州市城區環衛作業市場化服務及水域保潔項目,充分體現了客戶及社會對集團固廢板塊服務品質的認可。
在全國范圍,受益于各地固廢業務協同的良好積淀,集團固廢板塊在環衛領域的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在不斷提升,目前,已經在國內多省市落地環衛項目近30個。圍繞“輕重并舉”策略,開展的環衛、場地修復等輕資產業務逐步釋放業績,2022年上半年,首創環保集團輕資產訂單占比66.31%,業務結構走向質變,為輕資產轉型開拓出可持續發展的增長路徑。
03 強化創新能力,蓄力發展新動能
在前不久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環境產業的存量時代,苦練內功降本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了企業發展的唯一路徑。
作為生態環境領域的綜合服務商,首創環保集團二十余年來堅持聚焦環保主業,打造出行業領先的“研、產、銷、服”一體化綜合服務能力。隨著總資產跨入千億門檻,集團也迎來了“十四五”的新發展階段。
“產品創新是新時期經營破局點”,曹國憲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而創新是否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關鍵在于企業的創新戰略如何服務于整體戰略。
在首創環保集團的創新布局中,多年來,集團將創新作為在環保領域的核心業務去發展,與公司戰略發展一脈相承,并始終著眼于中長期的技術研發,解決基礎業務的痛點。
2022年,針對固廢運行項目中存在的難點、痛點技術問題,首創環境開展技術攻堅,業績顯示,2022年上半年,通過技改、垃圾提質、精細管理及一企一策等方法,公司存量項目平均噸上網電量較去年大幅提升,達 8.43%。
同時通過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首創環境參與國家重點項目課題,包括完成《醫療垃圾小型化原位快速啟停安全處置技術及安裝》預申報以及完成《京津冀分類生活垃圾精細利用與協同減碳技術及裝備》預申報。
目前,首創環境成功實現了國際一流焚燒技術在中國本土的成熟和創新應用,運用國際先進的機械爐排垃圾焚燒爐、余熱鍋爐以及煙氣凈化系統相關設備進行垃圾焚燒處理,確保排放指標、噸垃圾發電量與耗電量、煙氣凈化效果以及設備完好率等方面達到較高水平。未來隨著新技術、新工藝不斷運用和運營管理機制的持續改進,首創環境電廠的運營效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公司打造的“輕資產模式”,為公司發展實現新增長提供可持續動力。
伴隨著品牌的升級與戰略迭代,首創環保集團以集團形象參與2022年度固廢企業評選,在“2022(第十六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第十一次當選中國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
在主委會給出的評語中寫道:“持續優化固廢資產結構,輕資產拓展初見成效”,首創環保集團的十一次當選,既是對集團在固廢領域經營業績的高度肯定,也是集團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未來首創環保集團將進一步以“集團化”資源優勢、協同優勢,深耕“水固氣能”全業務鏈條,實現全方位服務客戶系統化環境治理需求的目標。
原標題:固廢行業傳統增長見頂,首創環保集團如何找到“第二增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