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黃山市持續加大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力度,環境空氣質量保持穩定優良,全年PM2.5平均濃度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達成“十四五”約束性目標要求;PM10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優良天數比率達98.4%。根據生態環境部和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1-11月空氣質量排名,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4位、全省首位。
一是積極推進降碳減污。印發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能耗“雙控”工作的通知》《黃山市年內能耗強度工作方案》,嚴控新增煤炭項目,2022年未審批新增煤耗項目。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2022年新備案光伏項目112個、裝機規模14萬千瓦,全市光伏裝機規模達到7.3萬千瓦。實施管道天然氣“縣縣通”工程建設,加快推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積極開展農村茶菊加工燃煤爐灶替代工程,全年完成1300余臺燃煤爐灶清潔能源替代,降低煤炭使用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二是強化揚塵污染治理。制定印發《黃山市2022年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成立以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工作專班,以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為契機,進一步規范施工工地管理,制定《黃山市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建筑工地標準化二十五條》,統一全市施工工地管理標準。全年開展建筑工地、公路建設、重點工程執法檢查300余個次,發現問題150余個,行政處罰17起。加大對揚塵污染典型問題的曝光力度,推出新媒體欄目《小程跑工地》,對揚塵污染典型問題予以公開曝光,形成良好震懾效應。
三是持續推進VOCs排查整治。組織開展重點涉氣企業排查,建立問題清單,逐個整改銷號,調查涉VOCs單元485個,基本實現排污許可重點單位排查全覆蓋,共發現問題59個,已整改完成51個。督促指導22家重點企業完成“一企一案”編制,完成重點企業深度治理15家。
四是強化柴油貨車污染防控。對全市15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2022年責令整改3家,查處弄虛作假行為1起;開展柴油貨車路檢路查26次,抽測路面行駛柴油車776輛次,對22輛超標車輛進行了現場處罰;持續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排編碼及抽測工作,累計摸排非道路移動機械3500余臺,抽測非道路移動機械76臺;實施機動車排放檢驗與維護(I/M)制度,實現機動車“檢驗-維修-復檢”閉環管理。提升新能源車輛總體占比和新增車輛新能源車輛占比,目前全市公交車469臺,其中新能源車輛429臺,占比91.5%,新購置公交車中新能源車占比達100%。加快老舊運輸車輛淘汰,2022年累計淘汰老舊營運柴油貨車1057輛。
五是全面強化秸稈禁燒管控。持續推廣禁燒承諾制,全年與農戶簽訂禁燒承諾書29萬余份,發送秸稈禁燒宣傳短信120萬條。各鄉鎮、村(社區)成立秸稈禁燒專項巡查隊伍800余個,全天候不間斷開展秸稈禁燒和宣傳。開展秸稈禁燒第三方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并制止秸稈焚燒行為。進博會期間每日開展專項督查,確保無衛星火點被生態環境部通報。全年共開展秸稈禁燒專項督查70次,出動督查人員560人次,出動車輛280車次,2022年未出現衛星遙感火點被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通報。全市生態環境執法機構成立10個禁燒工作組,強化秸稈禁燒執法監管,處罰違規焚燒秸稈行為2起。
六是加強污染防治能力建設。建立完善全市一體化監測體系,依托鐵塔建設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點位84個,遠程視頻監控點45個,機動車固定式遙感監測點1個、固定柴油車聯合路檢點3個。搭建完成柴油車OBD在線監控管理系統,完成OBD設備安裝770余套。開展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徽州區、歙縣化工園區建設重點企業VOCs智慧化監管系統,新建重點企業排放口自動監控設施共14套,進一步提升化工園區智能化監管水平,實現科學治污。
原標題:黃山市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環境空氣質量全國一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