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仍將積極穩妥推進。隨著“雙碳”1+N政策體系構建完成,涉及多個行業領域的N個配套政策文件不斷出臺,各地“雙碳”工作實施意見及相關方案陸續公布,“雙碳”、減污降碳工作將向更深層次推進。
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河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把減污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 “牛鼻子” ,協同控制二氧化碳與污染物排放,協同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與生態保護等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碳達峰行動實施。
《方案》提出協同推進生態保護源頭控制、協同推進能源領域減污降碳、協同推進工業領域減污降碳、協同推進交通領域減污降碳、協同推進其他領域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協同推進碳排放交易市場、協同推進碳排放管理體系、協同推進試點示范活動開展、協同推進執法督察考核建設等十大重點任務。
在工業領域,《方案》要求加大綠色環保企業支持力度,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推廣綠色設計,探索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產品分銷以及回收處置利用全產業鏈綠色化,加快工業領域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綜合利用全流程綠色發展。加快推行高能耗、高排放和資源型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逐步將碳排放指標納入清潔生產審核,提升企業減污降碳效能。支持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煤炭、焦化、紡織、造紙、印染、機械等重點行業節能減碳改造和綠色低碳領域科技創新,推廣應用重大綠色低碳零碳負碳示范技術,建設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園區等。
在能源領域,《方案》提出積極推進風電、分布式光伏、生物質天然氣等新能源建設,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風能發電占比。支持豫北、豫東、豫中南、黃河兩岸淺山丘等平價風電基地建設,集約高效開發風電基地。推動光伏利用與建筑一體化發展,推進能源供給體系清潔化低碳化。鼓勵有條件的園區、廠區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推進發展氫能產業,加強氫能應用技術研發,培育氫能產儲運用全產業鏈。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統籌布局加油、加氣、充(換)電、加氫等設施,示范推廣氫電油氣綜合能源站。
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方案》明確,推廣許昌“無廢城市”建設經驗,加快推進鄭州、洛陽、南陽、三門峽、蘭考等地“無廢城市”建設,加強廢鋼、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廢
有色金屬、廢玻璃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動尾礦、粉煤灰、冶煉廢渣、煤矸石等工業固廢替代建材原料。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型廢棄物循環利用。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積極推進農業廢棄物、廚余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減少有機垃圾填埋。
此外,《方案》還要求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貨運車輛、內河航運船舶、鐵路運輸電氣化清潔化改造,新增公交車、市政環衛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全省新增或更新的城市物流配送、郵政用車、出租車、網約車、公務用車、渣土車、水泥罐車等原則上全部使用新能源車輛。擴大氫燃料車應用場景,在鋼鐵等行業開展試點示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