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平均半年出一個新款,那換下來的
舊手機都去哪兒了?
2023年兩會期間,多份提案關注到二手閑置物品問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劉銳建議,推動二手商品再利用促進碳減排;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將二手閑置物品交易納入碳普惠融入碳交易。
數據顯示,近五年我國每年廢棄約4億部手機,最終流入正規二手交易市場的僅占10%左右,超半數被閑置在家。而對應規模龐大的閑置量,僅有4%左右的手機能夠被資源化回收利用,不僅浪費資源,還存在著環境風險。
回收潛力巨大
事實上,因為元件中含有金、銀等金屬,廢舊手機回收價值相對較高,可用于提煉原材料。專家估計,每一噸舊手機約能提煉出價值5萬元的銅、錫、銀、黃金等。農村地區“高價回收舊手機,換剪刀、換盆”等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舊手機如處置不當,鉛、鎘等重金屬可能會進入土壤和地下水,對環境造成威脅。僅一塊手機電池所含的鎘就可以污染6萬升水,相當于三個標準游泳池的容量。而且,我們無從監測閑置手機最終的去向,難以進行針對性管理。
建立廢舊手機回收體系緊迫性明顯。與此同時,政策層面也開始關注廢舊手機的問題,持續發布了一系列相關文件,例如《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等,都取得了較好的建設成效。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商務部等印發《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實施廢舊手機等廢舊物資回收加工利用行業規范管理。
市場需求正在釋放
按照機構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閑置手機總量累計將達到60億部。如此龐大的基數之上,手機回收市場及發展空間進一步打開,規模可達數千億。值得關注的是,“雙碳”戰略背景下,廢舊手機回收及二手手機交易碳減排潛力巨大,每一單閑置手機的交易,至少可以實現約25公斤的碳減排量。
不過在完整循環體系建立之前,舊手機作為3C數碼產品,處理上存在天然的復雜性,相關設備及標準體系仍待升級。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也曾提出建議,表示應優化行業發展格局、充分激發主體活力、持續探索創新方法,全力建設完整高效的電子廢舊物循環利用體系。
為打消用戶對于隱私泄露的疑慮,各大手機廠商正紛紛自發推出以舊換新和舊機回收服務。如,蘋果的“以舊換新”,可將蘋果手機、電腦、手表等設備進行折抵用來購買新商品。華為推出的“華為環保回收服務”,其回收范圍包括任意品牌的廢舊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無線路由器、智能手表/手環、機頂盒主機、固定電話等電子設備及配件等。
業內人士表示,廢舊手機回收也需要同冰箱等大家電一樣的補貼政策,需金融、稅收、財政、商務、生態環境、工信等多部門形成合力,加強政策引導,推動整個回收產業鏈的規范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