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節以來,環保上市公司年報及業績情況陸續公布。3月21日,港股首創環境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首創環境)發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首創環境去年收益約45.89億元,毛利約13.88億元,均較2021年有所下降。但回顧年度內,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凈額為約人民幣16.29億元,較2021年上升約218.88%。
成立于2006年的首創環境,是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固廢領域的產業投資平臺,專注于固廢領域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構建前端收運、后端綜合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的一體化和細分業務相關多元化的業務發展體系,業務領域涵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環境衛生一體化處置、工業固廢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餐廚與廚余垃圾處理、電子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全國性專業化的環保公司,首創環境優勢明顯,項目遍及北京、廣東、浙江、河南、江西等十余省市,境內處理規模約4萬噸/日。其下屬新西蘭固廢公司,一度成為當地最大的垃圾管理服務提供商,存在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服務客戶20萬余名。
據上述公告,截至2022年底,首創環境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201.38億元。
國內市場方面,首創環保共儲備了65個重資產項目,包括27個垃圾發電項目、5個垃圾填埋項目、6個厭氧生物處理項目、17個垃圾收運項目、7個危廢綜合處理項目、1個廢棄電器拆解項目以及2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偼顿Y約186.12億元,已投入165.31億元。總設計規模為年處理垃圾量約1,411萬噸及年拆解電器及電子設備量約為120萬件。其中進入建設和營運期的共59個。
另外,首創環境還儲備了25個輕資產項目,包括14個環衛業務項目及11個場地修復業務項目。
海外市場上,首創環境已經在年內完成出售在新西蘭的全部業務板塊。其表示,出售事項于集團而言是一個將海外投資轉化為現金并將戰略中心轉移至中國境內的好機會,是集團業務戰略的關鍵舉措,集團將專注于在國內發展廢物處理和廢物轉化能源業務。
與此同時,首創環境極為重視營運過程中所帶來的環境影響,已訂立《環境管理辦法》,用以規范各部門及公司的環境保護適宜,要求做到節約、清潔及和諧發展,并在廢棄物排放、資源使用和環境及天然資源管理上踐行節能減排理念,以最大程度提升環境表現、減少不利影響。展望2023,首創環境表示,將堅持“質提量增”的工作總基調,貫徹“133”戰略目標體系,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注重穩當前、抓全年、謀長遠統籌推進,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增長。
申明:本站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并且鄭重提示所有閱讀者,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的參考意見和依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