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首屆長三角REITs論壇上表示“繼續推進基礎設施REITs常態化發行十條措施落實落地,推動更多優質項目發行上市。進一步擴大REITs試點范圍,盡快覆蓋到新能源、水利、新基建等基礎設施領域。”2023年3月,首單光伏REITs及風能REITs同時推出,引發市場極大反響。推動清潔能源使用作為能源轉型的基礎工作之一,其發展質效與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緊密相關。本文從當前已發行的三只清潔能源公募REITs出發,結合清潔能源REITs的優劣勢分析,對未來REITs進一步支持綠色低碳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進行展望。
一、我國清潔能源REITs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新能源公募REITs仍處于起步階段。自2020年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共發行27只公募REITs產品,其中3單投向清潔能源領域。鵬華深圳能源REIT于2022年7月26日上市,為全國首單天然氣能源基礎設施REIT。中信建投國家電投新能源REIT和中航京能光伏REIT于2023年3月29日正式上市,成為全國首批兩只新能源基礎設施公募REITs,其底層資產分別為海上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

在政策層面,近兩年來國家及地方均通過相關部署,推動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發展,為清潔能源產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渠道,加速能源結構轉型。

總體來看,清潔能源公募REITs投資對象以天然氣、光伏、風電等電力基礎設施為主。上述行業資產負擔大,融資困難。清潔能源公募REITs能夠豐富融資渠道,助力國家實現能源轉型和碳減排目標。因此,在REITs市場逐步成型后,國家及不少省份陸續推出政策,鼓勵清潔能源企業積極參與公募REITs項目申報。2022年7月,在廣東省政府發布《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碳達峰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后,鵬華深圳能源REIT順利上市,且維持了良好收益,表明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能夠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申報,拓寬融資渠道,盤活存量資產,為其他省份政策的出臺以及企業申報樹立典范。但目前清潔能源公募REITs上市企業均為國有企業,還需出臺相應政策,解決民營企業上市困難的問題。
二、清潔能源公募REITs的融資優勢分析
(一)清潔能源項目原有融資模式
原有清潔能源項目融資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企業自籌資金、政府投資補貼及融資租賃等,尤其依賴銀行貸款。然而在多種因素影響下,私營企業和規模較小的清潔能源開發企業獲得銀行資金支持的難度較高,部分項目融資渠道匱乏。長遠來看,這將制約我國清潔能源發電項目的發展,清潔能源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及中小型清潔能源開發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急待解決。

(二)清潔能源公募REITs的融資優勢
1.保留資產運營權,減輕重資產負擔
清潔能源企業在電站運營初期,通常處于重資產管理階段,現金流匱乏。參與發行公募REITs,能夠減輕企業的資產負擔、降低公司運營風險,使企業在實現輕資產化管理的同時仍可保留項目的運營管理權。若企業未來擁有較高的可流動資金,或認為項目基礎資產能夠提供更高收益,可在戰略配售或后續回購中增加配售或回購比例,保留對項目的實質性控制權。
2.融資金額較高,對資金用途限制較少
光伏電站、水電站及核電站建設周期較長,前期投資需求大。光伏電站的建設投產周期約為2年,核電站需8-10年,水電站建設周期持續數十年,前期建設及運營需要企業提供大量資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公募REITs按照項目市場估值進行融資,回籠資金用途限制較少,能夠大幅度縮短投資回收期。企業可將流動資金投向技術研發及新的能源項目的建設,助力國家低碳發展戰略。
3.降低投資風險,獲得可持續回報
清潔能源公募REITs通常會涉及多個不動產項目,如光伏電站、風電場、儲能電站、天然氣電廠、生物質電廠等,通過購買基金份額,投資者對多個不動產項目間接進行投資,而不必承擔購買、運營和維護不動產的成本及風險,降低投資門檻,提高投資回報率。同時,清潔能源公募REITs聚焦可再生能源項目,與投資者對環境和社會責任的關注相符。從長期收益來看,此類項目的發展會獲得政府的支持,投資價值有保障,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的參與。
三、清潔能源公募REITs面臨的風險與問題
(一)產權歸屬及項目劃轉
清潔能源項目可能存在土地產權歸屬及項目劃轉問題,在投資時需要提前考慮。集中式風電項目用地面積大、占地性質復雜,涉及土地征用補償問題。光伏電站用地則因項目而異,部分項目不持有產權,僅為租賃,需要對土地權屬、用途、批準流程及是否存在租賃糾紛等進行充分核查,妥善處理超建光伏電站問題。此外,能源基礎設施項目通常未設立單獨的項目公司進行建設及運營。當籌備發行公募REITs時,需要設立新的項目公司,并將基礎資產進行剝離并劃歸到新的項目公司。若某些特殊協議由總公司統一簽訂,在項目劃轉時,需與利益相關方再度協商并重新簽署相關協議。譬如,在水利設施建設及運營過程中,存在房產稅征收的問題,在項目劃轉時需厘清稅費繳納歸屬。
(二)項目期限及估值變化
清潔能源電站的運營期限、設備折舊及補貼對估值有一定程度影響。光伏電站土地多為租賃,期限通常為20年。租約到期后,存在不能續租或租金等租賃條件發生變化等問題。儲能電站建設需要考慮用地年限及設備折舊的問題。風電場存續期較長,從20到30年不等,但近年來技術更新速度加快,風機折舊年限的調整問題值得注意。另外,項目資產所處地點存在發生自然災害可能性,若自然災害導致基礎設施項目無法正常運營或造成基礎設施項目資產損失等,可能會對項目的持續經營和經營業績預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三)電價與市場消納
電價降低是國家促進工商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其變化受到政府調控的影響。盡管新能源發電項目已逐步實現平價上網,但未來燃煤電價可能被逐步下調,需要注意與電價相關的政策風險。同時,發行公募REITs還需關注電量的市場消納情況。針對電力資源充沛、本地消納有限、地方政府對電量上網有較大干預的地區,市場消納風險值得關注。對于高棄風棄光率且較難解決的區域,需要審慎考慮。隨著技術發展,清潔能源裝機規模仍將不斷擴大,消納壓力持續存在,因此在發行REITs時需要長遠規劃。
四、基礎設施公募REITs支持清潔能源發展的展望
(一)公募REITs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前景廣闊
基礎設施公募REITs對于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具有廣泛的作用和潛力,它不僅可以為清潔能源項目提供穩定的融資支持,降低其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還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投資,擴大清潔能源市場的資本規模。同時,基礎設施公募REITs還可以降低項目方對資金的依賴程度,加速新能源產業布局,推動企業增加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入,提高清潔能源技術的效率和可靠性,促進其市場化和產業化進程,實現經濟和環保的雙重收益。當前天然氣、風能及光伏領域各有一單產品順利上市,期待其他細分領域在清潔能源REITs市場中的表現。
(二)清潔能源公募REITs相關政策持續完善
目前,針對清潔能源公募REITs的相關政策出臺較少,需要政府部門根據市場需求,借鑒國外已經成熟的REITs基金運營經驗,鼓勵清潔能源相關產業企業積極參與公募REITs申報,幫助企業匹配金融機構獲得資金支持。同時政府部門需要完善相關制度法規,解決財政補貼遺留問題,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助力低碳能源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三)REITs助力我國能源結構轉型調整
清潔能源REITs以能源基礎設施作為底層資產進行投資,兼具股票和債券的特性,能夠豐富綠色產品金融種類,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未來隨著綠色電力交易逐步放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的完善以及碳金融市場規模的擴大,上述市場的收益納入清潔能源項目估值范圍后,清潔能源公募REITs凈值還會上漲,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公募REITs的投資,將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和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
原標題:IIGF觀點 | 基礎設施公募REITs支持清潔能源發展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