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規模日益擴張,如何儲存并利用好這些綠色電力成為能當下行業繼續解決的發展難題。儲能作為一種較為有效的調節模式,正借此迎來更多機遇。一般來說,儲能具有削峰填谷、虛擬同步、準確控制及積極相應電網指令等功能,可用來彌合風光電穩定性、持續性上的不足。
2021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吉瓦以上,并鼓勵儲能多元化發展,支持聚合利用分散式儲能設施,探索智慧能源、虛擬電廠等多種商業模式。另外,該指導性文件中首次明確新型儲能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同時將共享儲能作為建設重點之一。
什么是共享儲能?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人們都較為熟悉,共享儲能其實也與之類似,是指以電網為紐帶,為多個新能源電站同時提供儲能服務,能夠將原來1家儲能電站對應1個發電站模式,轉變成1家儲能電站對應N個新能源發電站。本質上,共享儲能真正將儲能業務變成了一種獨立運營的商業模式。
這一概念最早由風光電大省青海提出,用來吸引第三方投資建設集中式大型儲能電站,以帶動整個區域新能源消納水平提高。同時,儲能電站自身的運營模式也從“一充一放”調整為“多充多放”,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第三方可按照“誰收益、誰付費”的原則向承租方收取租金,收益來源渠道也比之前要廣。
這樣“一舉多得”的方案很快也受到其他省份關注。2021年以來,山東、湖南、浙江等在儲能建設指導意見中紛紛明確,要“鼓勵投資建設共享及獨立儲能電站,并研究建立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的成本疏導機制”。政策層面的鼓勵支持及資金上的傾斜,使得共享儲能項目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張,其概念也得到延伸。
在青海,格爾木美滿16MW/64MWh儲能電站項目、魯能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儲能電站等陸續開工投運,為行業提供了可行、可復制的解決方案。其中,魯能示范工程正式宣告電站獨享模式被打破,包括光伏200兆瓦、風電400兆瓦、光熱50兆瓦、儲能50兆瓦,可實現2小時儲能。
而中央能源企業在這方面的布局也在不斷加快。日前,隸屬于國建能源集團的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公司下屬龍源電力集團能源銷售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龍源電力集團共享儲能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成為行業首家直接用“共享儲能”命名的服務公司。龍源電力表示,該共享儲能公司將承擔各省子公司儲能電站集中統一托管,建立起綜合型技術平臺。
業界認為,共享儲能模式將分散的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儲能資源進行整合,對于新能源企業來說,降低了新能源配套儲能的建設成本,減少了日常運維成本,并享受到電網側儲能峰谷電價差的收益,以實現項目收益率的提高,縮短投資收回期;對于電網企業來說,將有利于電網的平衡,實現了新能源電量的消納。
不過就目前來說,共享儲能這一新興業態發展也需要面對鋰電池等組件漲價困境,成本仍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原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