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的殷殷囑托下,大理州全面打響洱海保護治理的攻堅戰,各級部門眾志成城,共同推動洱海水質總體向好。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大理州生態
環境監測站從80年代開始一直承擔著洱海水環境變化的主要監測任務,近年來積極落實各項監測工作,準確及時的反饋監測結果,為洱海保護治理提供技術支撐。隨著監測點位和頻次不斷增多,監測工作變得繁重,為更好地完成監測任務,在依托人工監測的基礎上,探索自動、智能設備監測的可能性勢在必行,儀器監測可以打破水生態監測工作對專業人力資源的完全依賴,提高監測效率,尤其在人力、時間等成本較高的生態監測項目上。近年來,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大理州生態環境監測站從事生態監測的工作人員一直在探索,試圖尋求適用于洱海流域生態環境監測的儀器和方法。
浮游植物是生態監測的重要指標,對水環境變化敏感且具有直觀性,能夠及時準確、綜合反映水生態環境狀況,具有重要的生物指示作用。浮游植物種群結構、細胞密度的變化可以展現水環境污染的潛在風險和威脅。目前,浮游植物的測定方法主要為傳統的顯微鏡人工計數法,近年來有科技公司用圖庫檢索的方法開發了浮游植物自動識別分類系統檢測儀,為了探究儀器檢測數據的適用性,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大理州生態環境監測站于2021年11月開始開展了洱海流域浮游植物AlphaCount2000藻密度自動監測儀分析檢測、Algapro20S浮游藻類智能檢測儀分析檢測與人工檢測的比對、研究工作。
隨著訓練樣品的增加,識別的準確率越來越高,這個規律符合神經網絡模式和圖形識別訓練算法原理。通過連續一年的研究分析,共獲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的樣本數據905組,其中AlphaCount2000藻密度自動監測儀與人工比對有效數據449組,Algapro20S浮游藻類智能檢測儀與人工比對有效數據456組,每檢測一個樣品,人工鏡檢分析時長約60—90分鐘;AlphaCount2000藻密度自動監測儀分析時長約30分鐘;Algapro20S浮游藻類智能檢測儀可實現自動連續檢測8個樣品,每個樣品分析時長約90分鐘。
結果顯示,自動智能儀器與人工檢測浮游植物細胞密度、種群結構變化趨勢總體一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浮游植物的變化情況。但在實驗中也發現,儀器在浮游植物細胞密度和種屬數的統計上普遍較人工偏高,主要原因是儀器將樣品中雜質誤檢成浮游植物、部分藻屬鑒別出現差錯、細胞計數存在誤差等幾個方面。在含雜質較多的樣品檢測時儀器檢測誤差較大,不宜使用儀器檢測,應優先使用人工檢測。后續計劃通過不斷對圖譜數據庫進行更新補充、訓練、維護優化等措施進一步完善。
供稿: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大理州生態環境監測站
原標題:地方擷英 |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駐大理州生態環境監測站開展《洱海流域浮游植物自動、智能分析儀器與人工檢測比對研究》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