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全國“限塑降塑”先行者,制定了塑料污染治理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限塑令”再升級后,龍灣區政府多措并舉,部門強化監管,深化開展塑料污染治理攻堅戰,全生命周期“治塑”取得顯著成效,更是引來黑臉琵鷺做客轄區內市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相關經驗獲得生態環境部肯定,為全省“治塑”提供“龍灣智慧”、打造“龍灣樣板”。
一、建章立制抓落實,高位推進全域“治塑”
持續加碼頂層設計,相繼出臺《龍灣區發展和改革局等8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龍灣區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辦法>的通知》《塑料污染治理2022年重點工作清單》等文件,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治塑工作常態化、法制化。組建治塑工作專班,召開全區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部署會,統籌聯動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將治塑工作納入全區全域“無廢城市”建設重點考核內容,塑料污染防治攻堅戰納入“五廢共治”重點任務范疇。
二、部門聯動重實效,多管齊下合力“限塑”
各相關職能部門密切合作,對農貿市場、藥店、酒店、商超、餐飲、郵政快遞等行業進行全面排摸,加強大型商超和餐飲酒店等重點領域日常監管,區商務局每季度公布塑料污染治理專項檢查結果;區市場監管局嚴格規范全域農貿市場建立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度;區郵政管理局對轄區郵政快遞網點全年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袋、郵件快遞過度包裝和隨意包裝專項治理行動。
三、連點成面求創新,標準清運智能“減塑”
打造“碳慧”小區,對可回收物進行“七分類”。從源頭建立標準化回收機制,已建成1個中心、46個站點、21個智能回收點位。建立農膜“以舊換新”獎補激勵機制,并將不可回收的部分歸集至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區農業農村局對全區廢舊農膜進行歸集運輸貯存,交由有資質單位統一處理。2022年回收處置農膜49.353噸,處置率達97.35%。創新謀劃灣灘管理模式,區生態環境分局出臺并落實全區海漂垃圾清理方案,2022年共清理海漂垃圾121余噸,其中塑料泡沫垃圾約31.822噸。
四、多措并舉提效能,重拳出擊全面“禁塑”
龍灣區強化生產源頭整治,加大對塑料制品生產企業排查范圍,規范流通購銷環節管理,對違規處置行為,依法嚴處。2022年共出動環保執法人員3817人次,檢查塑料銷售企業1623家次,未發現塑料違規生產企業;出動市監執法人員5554人次,檢查企業及農貿市場、餐飲單位和藥店等合計2693家,當場責令整改購銷臺賬不齊等情況,嚴格落實“減塑降塑”相關規定;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全面查處中轉站車輛“混收混運”情況,推行案件“處罰前約談機制”,約談收運公司、物業公司負責人及村居主要負責人20人次,案件移交處理15起。
五、多點開花掀熱潮,宣傳加碼全民“控塑”
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開展限塑、減塑宣傳活動,搭起宣講臺,拉起宣傳幅,發放宣傳冊,講解禁塑、限塑知識,引導群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新理念;印發“減塑”倡議書,與企業簽訂《塑料污染治理承諾書》,向相關企業宣傳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政策知曉率,推動政策落實貫徹,讓全民理解、支持、參與禁塑行為蔚然成風。
原標題:溫州龍灣全周期降塑“智”造樣本 多部門治塑“鷺”顯成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