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生態環境廳在張家港市召開全省“無廢園區”建設現場推進會。會議旨在貫徹落實《江蘇省“無廢園區”(化工園區)建設工作方案(試行)》要求,指導全省化工園區啟動開展“無廢園區”建設,助推我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王燕楓出席會議并講話。
與會代表參觀了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智慧園區管理中心、陶氏張家港生產基地、美鑫百
再生資源(張家港)有限公司工和張家港灣等現場。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智慧園區管理中心建成省內首個“危險廢物智能監管平臺”,覆蓋全區95家產廢單位、10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實現區內危險廢物從產生、出入庫、轉移、利用處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監控。陶氏張家港生產基地通過固廢減量化技術改造,將飛灰、泥漿等固廢作為生產中替代原料,全廠年危廢產生量可減少6000余噸。美鑫百再生資源(張家港)有限公司建成廢舊資源年回收利用20萬噸項目,服務園區瓦克化學、日觸化工、迪愛生化學等企業,2022年收集可資源化固廢1.2萬噸。“張家港灣”以五大整治提升工程為抓手(百年一遇江堤改造提升,江堤外側環境整治提升,江堤內側大環境綜合整治提升,海宏海工船廠清理整治及綠化景觀提升,張皋路沿江公路北側段修繕),打造固廢循環利用生態景區。
會議解讀了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印發的《江蘇省“無廢園區”(化工園區)建設工作方案(試行)》。方案要求,從推進固危廢源頭減量替代、持續完善收貯運體系、拓寬資源化利用途徑、優化利用處置設施和強化監管能力建設等五個方面入手,力爭到2025年,園區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逐年下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收運體系覆蓋率達到100%、收集率達到80%以上,焚燒處置的危險廢物在園區內消納率原則上達到60%以上。
會議強調,各地要進一步認清“無廢園區”建設重要意義,推動“無廢園區”建設落地見效,做到“三個明確”。一是明確主體誰來干。“無廢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是地方政府,“無廢園區”建設的責任主體是園區管理機構。二是明確步驟怎么干。要按照“133”思路來建設,即織密工業固體廢物在企業內、企業間和園區內高效配置的“1”張網,摸清產廢、流向、能力“3”個清單,做到有什么給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多什么減什么等“3”大調節。三是明確日常怎么管。由園區管理機構負責對園區內企業開展日常管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與園區加強聯動,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將《江蘇省“無廢園區”(化工園區)建設工作方案(試行)》中的要求指導落實到位。
會議對下一階段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提出四個具體要求。一是加強組織機制建設。各地要將“無廢城市”相關工作納入政府重點工作協同推進,提高各級各部門對“無廢城市”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組建實體化專班,制定細化工作計劃,建立調度、考核、通報機制。二是加快各項重點任務推進。建立一般工業固廢管理體系,優化污泥利用處置設施和能力,提升飛灰、廢鹽資源化利用能力,有效降低危廢填埋率。三是積極主動承擔創新任務。各地要抓緊謀劃,爭取能多領域建成一批示范項目,年內形成3個以上可復制可推廣的亮點模式,以點帶面形成長效機制。四是加強全方位宣傳引導。結合“六五”環境日,省市聯動做好“無廢城市”專題宣傳,營造全員參與的好氛圍,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原標題:以“一體化”管理思路 探索“無廢園區”建設新模式——全省“無廢園區”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張家港市召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