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作關于2022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報告總結了2022年全國空氣質量、水環境及土壤環境、突發事件等具體情況,明確“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
在此之前,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已經先公布了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情況。其報告中具體闡述了經濟發展綠色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監管等目標完成情況,并指出自治區當前環保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及下一步發展任務。
十項指標圓滿收官
據悉,2022年,廣西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良好,PM2.5濃度26.2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優記錄;水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在地表水考核斷面排名中,下屬9個市入圍全國前30名,其中5個市躋身前10名;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未發生污染地塊或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事件;全區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均處于“好”“較好”水平。
為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廣西深入實施綠色環保產業鏈招商,共引進347個項目,投資總額達到了2858億元,同比增長26.2%;同時積極推動EOD項目申報和實施,年內共有23個項目入選國家及自治區項目庫,總投資額達457.9億元。在此基礎上,廣西生態經濟不斷壯大,加快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政策,廣西正探索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在2022年已完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設前期研究,并印發實施了《廣西“十四五”清潔生產實施方案》。同時,廣西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全區有42家企業納入了2022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錄。
作為生態環保工作落實的重要保障,監管執法水平提升亦是廣西2022年工作重點之一。年內,全區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44157人次,檢查企業12976家次,辦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199件,處罰金額1.08億元。執法過程中發現,危廢傾倒與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現象仍存在,是當地較為突出的環境違法問題。
以中央督察為切入點,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報告中分析稱,廣西目前農業、工業及居民生活等領域均有突出的環境問題待解決,包括秸稈回收率偏低、露天焚燒時有發生、耕地重金屬含量高、城市及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傳統資源型產業比重大等,完成約束性指標壓力較大。此外,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一批問題尚未完成,生態環境風險隱患還需進一步化解。
數據顯示,2022年,廣西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的39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9個,達到序時進度20個,出臺的整改方案中也將任務細化為186條整改措施,明確了中期(2023年6月底)完成70%整改任務、長期(2025年12月底)完成全部整改任務等階段性目標。不過,還沒完成整改的20個問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涉及領域廣,整改難度大,整改任務十分繁重。
為此,2023年,廣西將致力于筑牢南方重要生態屏障,扎實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進一步完善自治區領導分片督導工作機制,并開展第二輪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