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相關要求,為優化我市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布局,現發布2023年度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建設投資引導性公告。
一、危險廢物產生處置情況
1.我市年產生各類危險廢物(不含醫療廢物)96.22萬噸,共30類,具體類別見下表:

2.全市危險廢物年利用處置總量為96.75萬噸(含利用處置往年留存量),其中企業自行利用處置53.27萬噸,共18類;委托有資質單位利用處置43.48萬噸,共30類。危險廢物期末貯存3.53萬噸。
3.全市危險廢物利用率約53.78%,處置率約45.97%。
(備注:以上數據來源于山東省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信息化智慧監管系統。)
二、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
(一)自行利用處置能力。全市企業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設施(或者采用回工藝、治理設施等方式)總能力110.6萬噸/年,其中利用能力47.04萬噸/年,焚燒處置能力62.77萬噸/年,物化處置能力0.79萬噸/年。利用能力,主要方式是回生產工藝重新加工、進入現有的污染治理設施治理以及自建危險廢物利用設施;處置能力,主要為企業自建的危險廢物焚燒爐。
(二)危險廢物經營能力。一是綜合處置能力21.066萬噸/年,其中焚燒11.6萬噸/年、物化5000噸/年、填埋8.966萬噸/年。二是HW08、HW09類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108.3萬噸/年,HW11、HW39類危險廢物利用能力3.955萬噸/年,HW48類危險廢物利用能力10萬噸/年。
(三)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企業1家,焚燒處置能力10噸/日、高溫蒸汽消毒處置能力8噸/日。
三、政策及形勢分析
(一)全市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總體能力分析。一是企業自行利用處置能力充裕;二是已建成的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能力滿足全市處置需求,今年年底前東營津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陳莊工業園固廢處置中心一期項目建成,新增綜合處置能力5萬噸;三是HW08、HW09類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經營能力過剩問題較為突出;四是我市HW48、HW11、HW39類危險廢物利用經營能力合計13.955萬噸,集中在鋁灰、乙二醇殘液、雙酚A焦油、丙烯酸重組分等幾種危險廢物處理上,HW48、HW11、HW39中其他危險廢物我市無相關利用經營能力;五是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滿足當前我市醫療廢物處置需求;六是其他類別危險廢物我市無相關利用經營能力。
(二)政策背景分析。一是“十四五”期間,我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推動固體廢物對城市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鼓勵企業采取清潔生產等方式降低危險廢物產生強度,優先自行資源化利用其產生的危險廢物,增加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因此,危險廢物處置需求,尤其是填埋需求不斷降低。二是根據省生態環境廳公布的《山東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頒發情況(截至2023年3月31日)》統計,全省核準的危險廢物經營能力總規模已達2573.76萬噸/年,利用、處置經營能力充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維護危險廢物跨區域轉移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我市企業危險廢物跨區域轉移無行政壁壘。
四、投資引導建議
1.隨著危險廢物處置需求的不斷降低,不宜投資建設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和專項處置經營項目;我市利用處置能力過剩的HW08、HW09類危險廢物經營項目也不宜建設。
2.鼓勵現有危險廢物經營企業在不增加經營能力規模的前提下,積極研發、引進先進的危險廢物處理技術,升級工藝、改造產品、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將現有處置能力轉化為利用能力。
3.由于我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經營能力充足,且企業跨區域轉移危險廢物無行政壁壘,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企業產生的危險廢物依法轉移利用處置。因此,社會資本投資需謹慎,不再鼓勵投資建設新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經營項目。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