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一‘妙手’,咱們施工這盤棋就全活啦!”上航局江蘇泰州片區項目黨支部書記于建欣慰地說道。
泰州位于蘇中地區里下河平原,水網密布,當地村民多臨河而居。多年來,村民一直將生活污水直接滲入地下或排入溝渠,對當地的水系及土壤產生污染,嚴重影響人居生態環境。
2019年,上航局在泰州先后承接了蘇中地區最大的農村污水治理工程泰州市海陵區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泰州市姜堰區鎮村污水處理項目,以鎮村為單位,通過鋪設地下管網收集當地9萬戶村民的生活污水至污水處理終端,進行統一處理,切實解決了當地的污水直排問題。
泰州也是中國圍棋的發源地之一。剛到泰州,愛下圍棋的項目總工黃東生就和于建打趣道:“你看,咱們項目像不像一局圍棋,縱橫交錯的道路就是圍棋的十九道,村子就像散落其中的黑白子。這盤棋,咱們可得好好下。”
下好一局圍棋,不僅需要合乎棋理正規的“本手”,更需要出人意料精妙的“妙手”。項目團隊要在泰州地下鋪設全長約1546公里的管道系統,為了便于將來有效對管道進行排污疏通,必須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檢查井。“這個檢查井就是我們整個棋局中必須要下好的一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黃東生很快就發現了項目建設的關鍵一環。
傳統的基坑開挖一般采用放坡或者鋼板樁支護,然而項目團隊測試了多種方案,發現不論是放坡還是鋼板樁支護都會擴大施工面積,造成瀝青路面沉降,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正當眾人苦惱之際,黃東生想起了以前參建過的橋梁項目。他提出自己的想法:“橋梁灌注樁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埋設護筒,易塌地層采用全護筒鉆進,我們是否可以借用到檢查井施工中?”
這個想法仿佛一記“妙手”,立刻讓眾人眼前一亮。項目團隊迅速圍繞鋼護筒支護開始試驗改進。在10多次調整后,一套成熟方案新鮮出爐:先通過起重設備將定制的鋼護筒埋入地下,利用鋼護筒對基坑土體起到橫向支撐作用,確保基坑周邊土體穩定,方便工人在筒內安全砌筑檢查井。“鋼護筒還能防止基坑四周地下水滲透,非常實用。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對當地居民的影響。”黃東生介紹道。
如今,海陵項目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姜堰項目也已完成大半,項目總管道鋪設長度超1546公里,污水日處理量近萬噸。在進行污水治理的同時,項目還結合所在地原有風貌,對污水處理終端處進行了景觀提升,建造了一座座“小花園”,打造出了田園生活、鄉土文化與休閑娛樂一體化的新型村莊模式。
“以前污水都往下水管道排,一到夏天就臭得很。現在好了,不僅沒有臭味了,還新建了小花園,我們村民每天晚上都來這里散步。”聽到村民對項目的認可,于建知道這盤棋他們下贏了。(來源:交通建設報 上航局)
原標題:“妙手”巧解排污難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