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水泥、玻璃、垃圾焚燒等行業正在迎來更嚴格的大氣污染防治標準和超低排放改造要求。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預測,未來5年大氣污染治理仍是我國環保的重點攻堅方向。2021-2025年,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工作主要在于產能置換、易地搬遷的煙氣治理及尚未完成的超低排放改造;2026-2030年,將轉向超低排放改造的二次改造。
我國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我國水泥產量為23.8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57%。水泥行業同時也是我國大氣污染物和二氧化碳(CO2)排放貢獻較大的重點行業之一,雖然污染物排放強度整體呈下降趨勢,但排放量仍處高位。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水泥行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為13.7億噸,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的排放量分別為72.2和83.8萬噸。
進入“十四五“時期,國務院、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多部委發布了多項政策文件,都將水泥行業作為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抓手,為推進水泥行業減污降碳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引導和頂層設計。
在此背景下,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福建省發改委等4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
《關于全面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意見》(簡稱《意見》),按照“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原則,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分步推進,實施水泥行業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切實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促進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是指所有生產環節(破碎、粉磨、配料、熟料煅燒、烘干、協同處置等,以及原料、燃料和產品儲存運輸)的大氣污染物有組織、無組織排放及運輸過程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具體目標上,水泥行業超低排放實施范圍包括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和獨立水泥粉磨站(含生產特種水泥、協同處置固廢的水泥企業)。新改擴建(含搬遷)水泥項目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鼓勵2500噸/日新型干法窯“上大壓小”,改造為5000噸/日及以上,同步達到超低排放水平。推動現有企業超低排放改造,2023年底前,力爭龍頭企業5000噸/日及以上新型干法窯有組織排放基本完成改造;2024年底前,力爭重點地區(三明三元、永安,龍巖新羅)所有熟料生產線,其他地區5000噸/日及以上熟料生產線,全省100萬噸/年以上獨立水泥粉磨站有組織排放,以及龍頭企業5000噸/日及以上新型干法窯無組織排放基本完成改造;2025年底前,水泥熟料企業、獨立水泥粉磨站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意見》明確了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統籌減污降碳協同、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等4項重點任務。強化源頭控制,水泥窯配備低氮燃燒器,采用分級燃燒及其他分解爐氧含量精細化管控等低氮燃燒技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氨逃逸。加強過程管控,推動取消煙氣旁路,確因安全生產需要暫時保留的,在非緊急情況下保持關閉并鉛封,通過安裝自動監測設備、流量計等方式加強監管,鼓勵在旁路設置感應式閥門,閥門開啟狀態、開度等信號接入中控系統;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企業應將旁路放風煙氣引入窯尾合并排放。規范末端治理,應采用規范高效的除塵、脫硫設施,鼓勵采用SCR等成熟高效穩定的脫硝技術。
同時,推動水泥行業通過原料替代、燃料替代、工藝改造,提升行業能效水平,降低污染物和碳排放強度。推進原料替代,在保障水泥產品質量前提下,提高含鈣、鎂廢渣資源替代石灰石比重;提高礦渣、粉煤灰工業廢物摻加比例,降低熟料系數。推進燃料替代,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等替代煤炭;采用獨立熱源烘干的企業,鼓勵使用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推進工藝改造,嚴格執行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要求,企業在規定時限內達到能效基準水平,力爭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加快推廣低阻旋風預熱器、高效燒成、高效篦冷機、高效節能粉磨等節能技術裝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