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作出了“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這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發展是實現電力行業盡早碳達峰的必然選擇。我省綠色能源資源優勢顯著,發展潛力巨大,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的潛力和優勢明顯。但目前工作推進仍面臨一些難點,需引起高度重視。
一是電力供應保障形勢日趨嚴峻。近年來,云南圍繞綠色能源開發,綠色鋁、綠色硅產業迅速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電力和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等進展加快,電力需求持續快速增長。隨著云南水電建設高峰基本結束,后續新增大型電源潛力有限。綜合考慮省內電力需求、西電東送、電源建設的發展及不確定性因素進行測算,未來5至10年,云南將可能出現電力、電量雙缺的困難局面。根據上述預測,從今年開始,電力需求將保持高增長。實際上,受來水偏枯、電煤供應不足等因素影響,全省已全面暴露和顯現出電力供應自5月10日出現缺口,持續實施有序用電,最高日限電量約1.4億千瓦時。從“十四五”起,云南電力供需將由“十三五”的“豐余枯平”轉變為全年電力、電量雙缺,電力供應保障形勢嚴峻。
二是可靠電力供應未得到解決。為保障未來云南電力安全可靠供應,需要加快推進省內電源建設。云南大江干流水電受生態環保等因素影響,開發不確定性較大。在減碳發展大背景下,難以在已有指標外規劃新增煤電,且云南自身電煤保障能力難以支撐大規模新增煤電。“十四五”及中長期,云南電力需求將保持快速剛性增長,未來電力供應保障形勢將十分嚴峻。
三是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還需完善。從“硬件”來看,源—網—荷—儲協同發展還需發力,離構建堅強、安全、高效的電力系統還有差距;從“軟件”來看,市場建設、數字平臺加強各環節銜接不夠緊密,還未能最大程度提高新能源發電消納效率。推動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仍需加強。
為此,建議:
一、大力發展新能源,保障電力安全供應
能源行業是“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的主戰場,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是推動能源行業盡早實現碳達峰,如期實現碳中和的必由之路,是保障云南電力安全供應的必然選擇。云南省綠色能源優勢顯著,新能源將成為增量電源的絕對主體,預計2025年全省綠色能源裝機占比將達到90%。建議加快建設水電擴機、儲能,采取需求側響應、優化西電東送等手段,多措并舉滿足電力缺額。
二、統籌謀劃,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一)電源側。一是增加新能源裝機水平。統籌資源條件、政策因素、經濟可行等,推動新能源資源梯次開發,推動調峰氣電、抽水蓄能等調節性電源以及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龍頭水電站建設和水電擴機等各類調節性電源建設。爭取至2035年,云南新能源裝機達到約1億千瓦,實現全省總裝機的倍增與翻番。二是重塑云南省各類電源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定位。將新能源培育成為未來云南增量電源的絕對主體,水電由絕對主力電源轉變為基礎性電源,火電成為應對來水波動、新能源出力波動等不確定性的調節型電源。
(二)負荷側。一是加快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以“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推動超過50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形成“能發能用”“可上可下”的新型電力系統用戶。二是加強需求側管理。引導電力用戶削峰填谷,匹配發用電曲線,通過更加嚴格的用電政策推動高能耗、高電耗、低附加值的產業退出,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效率。
(三)電網側。一是強化新能源富集地區送出通道建設。加強綠色鋁硅項目集中布局點負荷供電能力,加快推進適應高比例新能源發展的電網建設。二是推動電力回送和藏電入滇。藏東南水電接續(接近1億千瓦水電資源)、緬北水電回送(超過3000萬千瓦),推動形成“接續藏東南、輻射東南亞、聯通粵港澳”的區域能源電力樞紐。三是提高電網的智能化、數字化和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推進輸配電網智能化、數字化研究,提升適應高比例新能源發展的電網技術和管理水平,構建新能源發電、儲能調節、用電負荷“可觀、可測、可控”調控體系,建立“信息完備、預測精準、調整靈活”的電力運行智能化調度系統。
(四)儲能側。“十四五”期間,從保障云南電力供應、促進新能源消納等實際需求出發,優先發展建設周期短、布局靈活的新型電池儲能,并探索其他新型儲能形式的應用。中長期,從全局優化儲能規模布局,結合需求發展抽水蓄能,推進集中式和分布式儲能電站建設,通過源、網、荷側儲能多元發展,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滿足系統調節和電力存儲需求,提高系統整體的調節性能。
三、完善機制,加強電力數字平臺建設
近期,在“中長期交易為主、日前短期交易為補充”的成熟市場模式基礎上,以新能源配額消納機制、新能源補貼機制和新能源消納權重機制推動大規模高成本新能源消納,以用戶市場化需求響應機制促進“源網荷儲”友好互動,以“誰受益、誰承擔”為原則建立電網、發電、用戶多方參與的火電成本分攤新機制,促進各類電源多發滿發、電力用戶提高用能效率。中長期,逐步構建“以中長期交易形成未來基礎電量平衡價格、以現貨交易形成電力平衡價格”的適應新能源快速發展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電力市場體系,制定適應高比例新能源市場主體參與的中長期、現貨電能量市場交易機制。
構建融合氣象、煤炭、油氣、經濟等數據的大數據平臺,服務云南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規劃、建設和運行,整合新一代大數據、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及專業化分析手段,構建為云南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信息支持和決策支撐的電力數字化平臺。
原標題:第12050466號 關于圍繞“雙碳”目標,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