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3日上午,石科院召開國家能源綠氫煉化研發中心建設啟動會。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謝在庫院士,科技部總經理卞鳳鳴,發展計劃部副總經理兼中國石化新能源辦公室主任、集團公司首席專家劉會友出席會議并致辭。石科院李大東、何鳴元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張永明、教授鄒建新,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長宮志剛,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教授俞紅梅及中國石化所屬企業、科研院所領導專家出席。
研發中心簡介
國家能源綠氫煉化研發中心(以下簡稱研發中心)由石科院牽頭,依托中國石化氫能技術重點實驗室,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所共同建設。
2023年4月,經國家能源局批復,研發中心入選國家能源局“十四五”首批“賽馬爭先”創新平臺,開始為期三年的賽馬期。待賽馬期結束后,國家能源局將組織開展綜合評價,對評價結果為“優秀”的創新平臺予以正式授牌,完成最終認定。
領導致辭
為更好建設“賽馬爭先”創新平臺,石科院組織召開研發中心建設啟動會,邀請業界專家學者為研發中心發展凝聚力量、出謀劃策。石科院副院長林偉主持會議,謝在庫為學術委員會及管理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卞鳳鳴、劉會友致辭。
卞鳳鳴指出,綠氫、綠電是石化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可行的技術路線,中國石化將大力支持國家能源綠氫煉化研發中心建設,為提高氫能產業自主研發技術水平做出貢獻。
劉會友指出,研發中心對中國石化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鏈長單位,中國石化將持續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院士寄語
謝在庫向研發中心入選“賽馬爭先”平臺表示祝賀,指出研發中心“應用導向型”定位清晰,希望研發中心將化學工程與電化學結合起來,加快研發進度,抓住并解決傳質、傳熱、材料等方面的關鍵科學問題,提高電化學性能,在建設期間形成里程碑成果,推動研發中心在重大工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李大東指出,研發中心對支撐國家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從歷史上看,新技術的首套應用是難度最高、最關鍵的,研發中心要在中國石化的重大工程中發揮作用,同時圍繞石化行業大規模降碳需求開展CO2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抓緊形成一批示范性工程項目。
何鳴元指出,研發中心要將綠氫與煉化緊密結合,同時注重研究循環經濟構建過程中綠氫的作用,細致分析研究物質與能源的關系,著力研究開發集中式和分布式制氫技術,聚焦滿足國家未來發展需要開展研發工作,在國家未來能源體系中發揮自身作用。
學術交流
會上,張永明作題為《全氟離子膜與含氟功能聚合物研發》學術報告,就我國全氟離子膜的自主研發歷程、取得的成果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報告,指出一系列自主離子膜的成功開發不僅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為保障國家重要產業核心技術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鄒建新作題為《高容量鎂基儲氫材料開發與應用》學術報告,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固態儲氫技術在氫能產業鏈中的作用及鎂基固態儲氫材料的優勢,就固態儲氫材料新結構設計、材料-系統的氫熱耦合模型構建、材料中試級生產、噸級固態儲氫車示范等方面成果進行詳細介紹。
中國石化新能源所副所長楊雪作題為《石科院氫能創新與實踐》學術報告,匯報了石科院以示范應用為目標導向的氫能產業鏈研發思路及布局,介紹了石科院在兆瓦級PEM電解水制氫、分布式站內制氫、PEM氫燃料電池、固態合金儲氫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及成果,以及在基礎共性問題研究、關鍵材料開發、系統集成等方面的一系列創新工作。
未來規劃
會上,林偉就研發中心未來建設方案進行匯報,指出石化行業作為氫氣最大的下游用戶,通過用能結構、用氫屬性調整降低CO2排放是自身重要的減碳路徑之一。研發中心將在關鍵共性問題、自主技術創新、示范應用三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核心技術攻關引領綠氫煉化技術發展,建成國際先進綠氫煉化科技原創基地和新技術及人才成長基地。
石科院院長李明豐作總結發言,表示下一步研發中心將在國家能源局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指導下,著力開展氫能技術工程示范,充分發揮各參與單位的技術優勢,在綠氫煉化中試和產業示范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凝練問題、解決問題,為國家氫能源科技與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政策制定提供決策支持,以實際行動助力推進我國能源技術革命,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貢獻力量。
原標題:石科院召開國家能源綠氫煉化研發中心建設啟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