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天津市薊州區碳達峰實施方案》的背景和依據是什么?
答: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2022年9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天津市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各區要結合本區定位、產業布局、發展階段等,科學制定區級碳達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雙碳”工作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行動,我區聚焦“三地一城”功能定位,堅定實施區第二次黨代會“一四五八”發展思路,研究制定了
《天津市薊州區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由區人民政府印發實施。
二、《方案》的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是什么?
答:堅持系統思維、變革思維、創新思維、戰略思維,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轉型。
《方案》提出: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我市下達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以上;“津農精品”品牌達到25個,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0%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31.02%。到203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我市下達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6%以上,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三、《方案》中重點任務有哪些?
答:《方案》提出了我區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的十大行動。
一是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緊密結合薊州實際,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新動能引育,暢通“兩山”轉化通道,促進生態、文化與經濟雙向循環永續發展,構建綠色低碳現代產業體系。
二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立足本區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安全降碳,以能源綠色發展為關鍵,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大力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三是節能降碳增效行動。落實節約優先方針,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動重點用能設備、新型基礎設施能效水平提升,建設能源節約型社會。
四是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堅持城鄉統籌,優化空間布局,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推進供熱計量收費,發展綠色農房和節能低碳農業大棚,加快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五是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堅持綠色高效,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引導低碳出行,持續優化大宗貨物運輸結構,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六是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堅持生態定位,強化底線思維,以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為原則,統籌推進自然資源保護和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增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七是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堅持高效利用,全面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降低資源消耗強度,提高資源利用質量和效益,加快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
八是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堅持創新引領,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引育和關鍵領域基礎研究,加快推進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綠色低碳科技革命。
九是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堅持宣傳引導,提倡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督促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強化干部培訓,把綠色低碳理念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十是試點有序推動碳達峰行動。堅持試點先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做強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加快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四、為保障《方案》的順利實施,主要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答:一是對外合作。加強京津冀區域交流合作,深入實施“資源承接”工程,做優京津冀現代制造業重點承接平臺,提升薊州區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加快引育新材料、電力電氣設備制造、表面處理、智能制造、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
二是政策保障。加強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建設,建立健全能源消費和碳排放計量體系。落實法律法規標準,推動構建有利于我區綠色低碳發展的制度。落實財稅價格政策,支持金融機構與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精準對接。積極發展綠色低碳金融,充分發揮金融機構作用,為碳達峰行動提供長期穩定融資支持。建立健全市場化機制,落實好天津市用能權交易、碳排放交易權等市場機制。
三是組織實施。加強統籌協調,區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對碳達峰相關工作進行整體部署和系統推進。強化責任落實,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扛起責任,著力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將工作落實情況納入考核。嚴格監督考核,逐步建立系統完善的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制度。
原標題:《天津市薊州區碳達峰實施方案》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