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環固體〔2021〕114號),為推動固體廢物利用處置技術成果共享與轉化,強化“無廢城市”建設技術支撐,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組織遴選了一批工業固廢、生活源固廢、危險廢物、農業固廢、信息化等五個領域先進適用技術,平臺將從9月開始對此批技術進行集中展示,供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的各城市和地區參考使用。
◆技術名稱 ◆
煤矸石固廢制備超細煅燒高嶺土技術與裝備
◆技術所屬領域 ◆
工業固廢
◆工藝路線 ◆
以煤矸石固廢為原料,經選礦提純后進行超細粉碎加工獲得超細粉體,并經煅燒后獲得晶形結構穩定、細度超細、白度高的功能粉體材料,適用于涂料、造紙、橡膠、塑料、陶瓷、建材等工業領域。
◆主要技術指標 ◆
超細煅燒高嶺土產品品質90%以上,產品細度最高能達到小于2微米,白度最高能達到95%,分散性低于45微米,吸油值最高能達到85克/100克。
◆技術特點 ◆
自主研發的一體化同步制粉配漿技術與裝備,有效減少粉塵污染;自主研發的大型超細研磨工藝和裝備,料漿經一次研磨從325目(-45微米)達到6000目(-2微米92%)以上;自主研發的高濃度漿料分級技術與裝備,對40%-45%的漿料不需稀釋進行直接分級。
◆適用范圍 ◆
高嶺巖、煤矸石等非金屬礦超細深加工制備微米級超細粉體功能材料。
◆案例名稱 ◆
內蒙古某公司利用煤矸石固廢年產10萬噸超細煅燒高嶺土項目
◆ 案例概況 ◆
工程規模:設計能力年產超細煅燒高嶺土10萬噸
投運時間:2015年10月
驗收情況:已驗收
◆工藝流程 ◆
礦石破碎(產出小于20厘米粗料)—粗碎(產出5-10毫米顆粒料)—粉磨(產出小于325目粉料)—超細研磨(產出3000-6000目超細粉料)—煅燒(產出高白超細粉料)—解聚分級(產出成品)—包裝。
◆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 ◆
利用煤矸石約13萬噸/年,污水處理回用量1950噸/年,污水排放量0,氮氧化物119毫克/立方米,顆粒物80毫克/立方米(許可限值200毫克/立方米),瀝青煙11.7毫克/立方米(許可限值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246毫克/立方米(許可限值850毫克/立方米),污染物全部達標排放。
◆主要工藝運行和控制參數 ◆
粗粉漿料細度:200-325目
超細粉料細度:3000-6000目
產品分散性:低于45微米
回轉窯煅燒溫度:1080℃-1100℃
◆投資費用 ◆
總投資12000萬元
◆運行費用 ◆
年運行費用18941萬元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 ◆
項目每年可利用煤矸石固廢13萬噸,生產10萬噸煅燒高嶺土。與標準限定值相比,該技術生產每噸煅燒高嶺土產品的綜合能耗可減少78千克標煤。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
原標題:“無廢城市”建設先進適用技術 | 煤矸石固廢制備超細煅燒高嶺土技術與裝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