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以來,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關于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中開展碳排放評價試點的通知》等文件,推動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工作。目前,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果。這項工作正處于創新探索階段,急需基于已有的實踐廣泛交流借鑒。為此,現特以國內外“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典型案例”為主題陸續發布,供交流借鑒。
一、基本情況
在位于韓國京畿道光明市鐵山住宅區及河安住宅區一帶,重建光明市鐵山、河安地區宅基地中,為合理制定土地利用體系、交通路線、公園綠地體系、公共設施等空間結構規劃及各個生活區域的必要設施擴充方案,編制重建規劃方案,規劃期限2023年至2033年。規劃總面積:169.72萬m²(光明市:168.71萬m²,首爾特別市:1.01萬m²)。在重建鐵山、河安地區宅基地的城市管理規劃(樹立地區規劃)中開展氣候變化影響評價,調查規劃涉及地區及周邊地區氣象情況,在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內容中分析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和減緩措施。
二、評價內容
氣候變化影響評價內容是基于本規劃的性質及地區特征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審議會的審核意見,評價范圍為規劃涉及地區及周邊地區。在規劃協調性分析中,重點從溫室氣體減排和氣候危機適應兩個方面,分析規劃方案與國際公約、國際動態及國家政策及地方規劃的政策符合性;針對本規劃制定的溫室氣體減排對策和氣候危機適應對策,依據國際公約及國際動態、國家政策及地方規劃,分析規劃應對措施的合理性。
在戰略環境影響評價中,采用情景分析法,通過長時間序列的氣象數據,確定酷暑、暴雨等氣候危害的情景,預測分析土地利用方案在未來預期氣候變化及氣候脆弱性情景下的受影響情況,為適應氣候變化、最大限度減少因極端氣候引起的危害和災難等,為土地利用規劃方案提出更合理的應對措施。同時,溫室氣體也是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內容,針對土地利用規劃方案內容,將使用低碳原材料、新再生能源設施建設、公園及綠地的擴充、種植碳吸收能力強的樹木等減碳和增匯內容體現在規劃中,積極減少規劃實施和設施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三、經驗總結
“氣候變化影響評價”是對國家主要計劃或大規模開發項目進行氣候變化影響的事前評價,以引導國家適應氣候危機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制度。本案例依據2022年3月25日生效的《應對氣候危機碳中和與綠色增長基本法》第23條及同法施行令第15條規定開展氣候變化影響評價。根據韓國法律規定,在規劃和開發活動中現階段優先選定需要開展氣候變化影響評價的對象包括能源開發、產業選址及產業園區建設、城市開發、水資源開發、港口建設、山地開發、河流的利用與開發、道路建設、機場建設、廢棄物及畜禽糞尿處理設施等10個領域,其中城市開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施行令》附表2第2號僅適用于面積在100萬m²以上的情況,中高速國道建設工程除外。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
編輯 | 宋祥
審核 | 秦超
原標題: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典型案例?:韓國重建光明市鐵山、河岸地區宅基地城市管理規劃戰略環境影響評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