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等特征,對生態環境或者人體健康存在較大風險,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開展新污染物治理是新時代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任務,我國高度重視,國務院發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廣西相應的也啟動了新污染物監測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生態
環境監測中心聞令而動,以新污染物試點監測工作為契機,率先行動,主動加壓開展課題研究,多措并舉拓展新污染物領域的監測技術能力并取得積極成效。
積極探索,深化與高校合作,提升課題研究水平。目前新污染物中的抗生素在我國醫療、農業養殖等領域使用量仍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其經過生物鏈等途徑進入水壞境,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潛在風險。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抓住機遇走在前,創新合作方式,積極聯合廣西大學,組建課題小組,開展《柳江流域典型抗生素的污染現狀調查及生態評估》課題研究。針對柳江流域養殖畜牧業分布以及醫療廢水排放情況,科學布點,旨在摸清柳江河流域的抗生素污染現狀及空間分布規律。自主建立抗生素中19種磺胺類( SAs)、4 種四環素類( TCs) 、13種喹諾酮類( QNs) 和9種大環內酯類( MLs) 共45種典型抗生素的監測分析方法,優化前處理技術,確保監測數據準確性。現已初步掌握柳州典型區域抗生素環境賦存情況,并評價其生態環境風險,為柳江河流域的抗生素治理提供初步數據參考和決策依據,切實發揮監測“支撐、服務、引領”作用。

科學嚴謹,以試點工作為契機,全力提升新污染物監測水平。廣西作為全國10個試點地區之一扎實推進新污染物環境監測試點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的組織領導下,積極開展新污染物試點工作。團結協作,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圓滿完成柳州市所有監測項目的采樣工作。同時,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統一安排,順利完成桂林、柳州、梧州、玉林、賀州、河池、來賓等6個城市的16項揮發性有機物來樣分析工作。根據國家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積極參加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組織的新污染物能力驗證,考核項目為1,3-丁二烯、甲苯、1-溴丙烷、四氯乙烯等4種揮發性有機物。考核人員秉承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精心準備,沉著應對,順利完成能力驗證數據上報工作。新污染物試點監測工作前后歷經3個多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技術骨干堅持“學中干、干中學”,在實踐中新污染物監測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加強培訓,持續開展資質認定工作,拓展新污染物監測水平。強化人才隊伍培養,加大有機物分析人員的培訓力度,嚴格制定培訓計劃,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老帶新”等方式相結合,注重創新與傳承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有機物監測分析能力。現已配備兩臺
氣質聯用儀和一臺
液質聯用儀,緊跟新標準頒布的步伐,積極主動開展資質認定工作。充分揮發儀器設備效能,利用液質聯用儀建立了課題研究中45種典型抗生素監測方法,同時開展苯胺、聯苯胺、有機磷、酞酸酯類化合物等22個監測項目資質能力認定工作,拓寬新污染物監測能力的廣度。
下一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繼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加強新污染物監測課題研究,全面提升新污染物監測水平,配合加快融入廣西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體系,為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高質量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支撐,奮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廣西新篇章。
供稿 |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原標題:地方擷英 | 課題研究走在前 新污染物監測開新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